老祖宗告诉我们:“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老祖宗也告诉我们:“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两句话对照着来看,似乎是有点矛盾:如果一分耕耘就能有一分收获,那么人只要十分努力就应该能十分满意呀,怎么还“不满意十之八九”呢?努力是不是一定有回报呢?
这事儿吧,还真不好说,要看两方面:
一方面取决于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方法对不对,这需要自省和检讨,并且做出改变。在努力得非常痛苦的时候,往往是某方面出了问题,可能是对所面对情况的了解还不足,估计得有错误;可能是一时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困在泥潭里动弹不得;也可能是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然而检讨自己的努力过程是件很残酷的事情,是需要勇气的——这意味着可能要推翻自己的智商和人设。辛辛苦苦在努力,虽然平淡无奇,心里却也总想上演一出苦情戏,叫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自我检讨意味着要去剖析且曝光这“苦劳”的价值,然后去修正目前的做法,做出有效的改变。然而这“苦劳”的价值是否经得起剖析和曝光?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见识和智慧去看清楚方向?是否有勇气去做出改变?——不容易。挺难。所以,用一句“世界很残酷,努力不一定有回报。”来解释一切,倒也符合苦情戏的戏码。
另一个方面,取决于自己是对谁在求回报,又该怎样用尽量客观的标准来衡量所求的回报是否合理。如果努力的方向和方法都对了,那“不如意的十之八九”都是外力控制的了。如果什么都向外去求、去比,那一定会经常受挫的。比如,把快乐建立在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上,大家一片和气就什么都好,如果别人心情不好对自己稍有怠慢,自己就马上收到影响,觉得惶惶不安甚至恼羞成怒,那可不就是自己找罪受了。再比如,工作得不到老板的认可;努力许久的项目没有进展,甚至被取消;自己加班加点累死累活工资那么点,同学很容易就做到“钱多事少离家近”。面对这些情况,大约是最有理由认为努力没有回报的时候了。然而沮丧的时候容易忽略很重要的一点:如果从外物去求回报,必然会面临有得有失的不稳定局面,因为自己无法控制外物。但如果从自身去求回报,情况就会不同:一件事情无论成败,总会对自己造成一些影响,分析这些影响,和自己的过去做个比较,找到一些微小的发力点。这点点滴滴都是对自己的回报啊。
所以说,“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没错,这收获只有对自己足够诚实、足够爱自己才能看得到。“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也没错,作为社会人,我们不能左右的事情太多。之所以义无反顾地活着,就是为了变得比昨天的自己更好。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