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自上个世纪以来,就经历了迅猛的发展。如今的我们早已被电视,手机,电脑等各种让人上瘾的东西所包围。似乎,我们生活在一个很好的时代,不管老人还是小孩,都可以宅在家里,开着wifi,嗑着瓜子,然后舒服的瘫痪在沙发上,享受着前所未有的视觉和听觉盛宴。大多数人可能也和我一样觉得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的确,这是最好的时代。但是,这也是最坏的时代,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娱乐至死》,批判的正是我们所处的娱乐化时代。在本书中作者提出,由于电视等新的媒介方式的出现,使得我们的生活方式,社会风气和思想行为,朝着“越来越嗨”的娱乐化方向前进。我们生活在这充满娱乐化的世界里,无声无息的成为了“娱乐”的附庸,就好像当我们在玩王者荣耀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思考一下,究竟是我们在玩游戏还是游戏在玩我们。
不管我们承不承认,我们在自己的“哈哈大笑里”,成为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生物。在本书中,作者首先进行了论述,是关于媒介的认知。他提出媒介是一种隐喻,也是一种方法论。但是也正因为媒介是一种隐喻,所以,我们很难去发现媒介的变化,对我们的文化,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消极影响。也就是说从我们看书到看电视的这个变化中,往往傻傻地分不清,到底我们失去了什么和得到了什么。
媒介即认识论,指我们都是通过媒介,来学习知识和认识世界的。也就是说,现在的我们是通过电视去认识事物的。而电视的本质是娱乐,所以我们看到的世界,便是一个娱乐的世界。我们对现代媒介的接触,最初是伴随着印刷机而产生的报纸。所以,作者随后又谈到美国“印刷机”时代。讲到印刷机所产生的铅字文化,对当时人们的思想,行为,包括话语特征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帮助了早期的美国人,认识了智力和真理。而这样的文化,是一种严肃的文化,在这种非娱乐的环境下,媒介所表达的就是一种思想的模式。
也就是说,为什么我们看书时更倾向于思考,而看电视时,却像个傻瓜一样,更倾向于“无脑”地享受。然而,印刷机时代早已在十九世纪末期,开始逐渐逝去。人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娱乐大盛宴,这一切要归功于电脑和网络时代的降临。网络时代文字文化转向了图像文化,媒介更想要满足我们的视觉体验,于是,网络也倾向于越来越严重的娱乐化。
人们的新闻娱乐化,宗教娱乐化,政治娱乐化,仿佛网络离开了娱乐,更像是一条蚯蚓离开了泥土一样不能存活。相比于那些严肃的话题和形式,我们更偏向于不用动脑的“开怀大笑”。我们心甘情愿地成为了娱乐的奴隶,不加一丝反抗乐在其中。对于这一点,我们心里真的心大到一点数都没有。有人说活着就要开心,娱乐也是人之常情。但是,背后有着深深的隐患。
图像文化相比于文字文化,有着更加严重的弱点。首先,图像所提供的信息,是不完整的信息。就像躲猫猫一样,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信息一会从这里一会从那里进入到你的视线。然后,很快消失。其次,图像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眼球。娱乐性就是吸引我们的最好方式。于是,网络上充斥着大量娱乐而无用的信息。
人们普遍的相信眼见为实,所以,很容易会被娱乐化的图像蒙蔽和欺骗。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一切的一切正如作者所说:“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重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锐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物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已危在旦夕,文化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这个娱乐的时代,是否我们早已成为了娱乐的奴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