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议“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

小议“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

作者: 马明洋河南信阳 | 来源:发表于2020-07-16 02:23 被阅读0次

    内容提要:了解学情,就是要针对某一篇具体的课文,去探测学生的“学习经验”——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地方没读懂;哪些地方能读好,哪些地方可能读不好。

          备课,文本的教学解读,一方面要依据文本体式来正确的解读课文。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根据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对学生读不懂、读不好有切实帮助的教学内容。

         

          在第一小节,小议了“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第二小节是“根据学生的学情选择教学内容”。     

          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三句话:

                  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

                  学生读不懂的,使他不懂。

                  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

    具体来说,就是要针对某一篇具体的课文,去探测学生的“学习经验”——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地方没读懂;哪些地方能读好,哪些地方可能读不好。(学情)

          总之概括为一句话,教学生不懂的,从学生学情出发,选择适合学生学情的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学情。根据学情选择的前提,是了解学情。在以往,教师对了解学情的重要性,或多或少都有所认识。语文教师的备课,过去也有“三备”的说法——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设计和教学中,教师们是怎样了解学情的呢?了解的学情是什么样的学情呢?所了解的学情,同教学设计、同教学内容的选择、同教学方法的组织、同课堂教学,发生了怎样的关联呢?……关于学情,我相信大部分一线教师都会“感同身受”。

       

          在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陈隆生的博士学位论文《语文课堂教学研究——基于“学情分析”的视角》中,陈隆生在语文教育五大杂志上收集了605个教学案例,其中提到学生的情况只有115个样本。最后他对这115个样案例进行的比较详细的分析得出了以下四个结论:

    (1)做过学情分析的教学案例不多,在备课中进行学情分析的老师,在从总体上来说,不很多。

    (2)了解学情的手段比较简陋,基本上是一种经验似的判断。

    (3)学情分析的过程比较粗糙,基本上是三言两语,只见判断,不见分析;只见结论,不见过程。

    (4)学情分析的深度不够,很多学情分析,是一种浅度的分析,是一种印象的判断。

          基于以上得出的结论,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学情分析是很不够、很不到味道、也很难同一篇课文的具体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也不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甚至可以这样说,学生的学情分析,如果不是具体到每篇课文学生所具有的“学习经验”,比如他们已经读懂了什么,已经读出了什么,还有哪些没有读懂,还有那些感受不到,实际上等同于没有做过学情分析。

          反观自我的课堂,我很明显的感觉到学生已经读懂得,我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教;学生读不好的,我没有关注;学生读不懂的,我没有时间处理。这种现象,不仅在我的课堂上很常见,在其他教师的课堂上,也是十分常见的。

       

          在备课的时候,了解学生的学情;在上课的时候,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上课之后,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样本,来探测学生的学习经验。这道理好像并不复杂,然而能有意识的做这些事,能有意识的依据学生的学情选择内容,我们还有相当长的探索路要走。 

    本小节的疑惑: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存在“收集学生的学情方法比较简陋,对学情的分析也不及时、不深刻,甚至没有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组织、课堂教学产生关系”的问题。那如何有效的收集学生的学情(方法)和准确分析、运用“学情”在教育教学中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议“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he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