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识体系:怎么打破“我不行”、“没能力”的魔咒?

知识体系:怎么打破“我不行”、“没能力”的魔咒?

作者: 梅晓云 | 来源:发表于2024-03-16 23:05 被阅读0次

    1、我希望搭建的个人知识体系是:

    怎么打破“我不行”、“没能力”的魔咒?

    2、我想到的关于这个知识体系的关键词是:

    1)从书、文章等各种渠道找出20个以上的关键词。

    专注,自信,自由,恐惧,成长型思维,固定型思维,放下执念

    限制性信念,觉察,拖延,分解任务,冰山模型

    受伤的内在小孩,习得性无助,负面情绪

    镜子练习,信念替代,RAIN

    低自尊,自我评判,成功日记,怼(顶嘴),命名

    目标管理,一致性表达,正能量环境

    他人认可,NLP自信想象法,谨慎

    2)合并同类型关键词。

    “我不行”、“没能力”的本质:低自尊

    “我不行”、“没能力”的表现和后果:负面表现(负面评价——自我评判,负面情绪,负面行为——拖延),谨慎

    打破“我不行”、“没能力”魔咒后的美好图景:专注,自由,自信

    认为“我不行”、“没能力”的原因:固定型思维(恐惧,担心做得不好会被别人嘲笑),习得性无助,

    打破“我不行”、“没能力”魔咒的方法:

    信念:更新信念,用成长型思维代替固定型思维(信念替代,放下执念,用成长型思维代替固定型思维——这个点放这里是否合适?)

    能力:目标管理,任务管理

    行为:自我觉察(场景觉察,写觉察日记,RAIN练习),自我激励(成功日记,镜子练习,NLP自信想象法),放下自我评判(怼(顶嘴),命名)

    环境:外在认可(正能量环境,他人认可)

    3)对关键词用前因后果适用边界进行追问。

    关键词:“我不行”“没能力”的限制性信念

    前(前车可鉴):

    为什么这事对我重要?我是怎么想到要学这个的?

    1、为什么研究“我不行”“没能力”的限制性信念对你重要?

    -我做事经常拖延,经过探究,发现有可能是这个限制性信念在作祟,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高效工作,享受生活;我身边的朋友也多为拖延多苦

    因(相因相生):

    为什么能起到这个效果?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1、为什么你认为解决了“我不行”“没能力”的限制性信念,就能解决你的拖延问题?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在理解层次中,信念层高于能力层、行为层、环境层,拖延是一种行为,一旦解决了信念层面的问题,辅之以能力提升,行为改变就很自然了。

    后(以观后效):

    如果我学会了,做到了,最好的结果是什么?

    1、如果我解决了“我不行”、“没能力”的限制性信念,最好的结果是什么?

    -做任何事都如虎添翼,手挥目送效率一流,高效完成工作后我会感觉到“自由”,有更多时间享受生活。

    -解决了,将方法分享给朋友们,可以帮助他们,这带给我成就感(这里发现一个新的关键词:自由)

    果(自食其果):

    如果没掌握这个,会发生什么?

    如果我改变不了“我不行”、“没能力”的限制性信念,会发生什么?

    -生活继续,我会继续在很多方面的不自信,面对困难任务继续退缩、拖延,压力山大,过后后悔,无法获得我希望的自由

    -对某些事觉得不行,如果不解决,会觉得自己这个人不行

    适(适得其反):

    有没有什么唱反调的理论?

    有没有不这么做也成功了的案例?

    1、“我不行”、“没能力”的信念给你带来哪些积极意义?

    -它给我安全感,一旦我承认自己不行,别人就对我不会期望太高;

    -有些困难的任务我不会接手,免去了麻烦

    2、“我不行”、“没能力”的想法,在哪些时候能正面作用?

    -这个想法,让我做事更加谨慎、做出更充分的准备

    -《效率脑科学》这本书里说,如果缺乏紧迫感,可以想象未来的可怕场面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帮我们集中注意力。也就是说,你提醒自己“我不行”、“没能力”,想象“不行”、“没能力”带来的可怕后果,可以让你专注于手头的工作。(这里有了一个关键词:专注)

    用(使用条件):

    要做到这个,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这件事还可以用什么其他方式来完成?

    1、要打破“我不行”、“没能力”的魔咒,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要觉察自己在哪些场景(哪些事情/哪些任务,哪些时刻,哪些地方,和哪些人在一起,哪些情绪,哪些记忆)会觉得自己不行

    -对觉得自己不行的地方要清晰,比如一件任务,你要清晰自己哪些点不够自信,再一一击破,而非笼而统之觉得自己不行

    2、打破“我不行”、“没能力”的魔咒,可以用哪些方式来完成?

    -不断尝试,突破、扩大舒适区

    -能找到新的、能支持自己的想法与信念(信念替代)

    边(旁敲边鼓):

    有没有差不多的工具/方法论?

    1、与替换信念差不多的工具/方法论有哪些?

    -用成长型思维代替固定型思维,从看重结果转向看重过程、看重自己的成长

    2、与“我不行”、“没能力”信念类似的理论有哪些?

    -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 是指个体经历某种学习后,在面临不可控情境时形成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改变事情结果的不可控认知,继而导致放弃努力的一种心理状态。

    当人类得到习得无助感时,他们通常会从三个角度来处理问题:

    个人(Personal):他们也许会将自己投射到问题上,换句话说,倾向于针对问题来内化自己。

    普及(Pervasive):他们也许会认为问题影响了生活中每个层面。

    永恒(Permanent):他们也许会认为问题是不可能被改变的。

    (来源:百度百科)

    习得性无助者经常会觉得自己不行、没能力。

    界(楚河汉界):

    唱反调的,跟这个的适用场合分别是什么?

    差不多的,跟这个的细微区别是什么?

    1、用“我不行”、“没能力”提醒自己以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和破解“我不行”、“没能力”的信念,适用场合分别是什么?

    -前者是一种策略,帮助我们更专注,适度即可,并非真的坚信自己不行、没能力;后者是改变自己的信念,改变自己的低自尊状态

    2、用成长型思维替代固定型思维,与用其他信念替代“我不行”、“没能力”的信念,有哪些细微差别?

    相信自己不行、没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固定型思维——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

    卡罗尔·德韦克是从人们是如何看待失败出发来研究成长型思维与固定型思维的,固定型思维者用成功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成长型思维者用努力来改变和成长。固定型思维看重“我有能力”,成长型思维看重“我在成长”。

    替代“我不行”、“没能力”的其他信念,比如,“解决困难任务是一场闯关游戏”这个信念,不一定与能力、成长有关,它体现的是“有趣”、“好玩”这样的价值。

    3、习得性无助与“我不行”、“没能力”的信念,有哪些细微差别?

    习得性无助者的会从“个人”、“普及”、“永恒”三个角度处理问题,也就是他们倾向于将所有问题归结于自己,认为生活中充满了问题,且认为这种现状无法改变。

    认为自己不行、没能力的人,不一定认为自己事事都不行、到处都是问题。

    3、找关联,做连接,发现相互之间连接的点,并且画出图来。

    image.png
    #RIA学习力导师践行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体系:怎么打破“我不行”、“没能力”的魔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ho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