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潜移默化”“人云亦云”这些词汇,有没有联想到他们之间有一些共同的含义?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表述,这些词汇描述的是人的一种“从众”心理.“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方面自愿与群体的多数保持一致的心理状态.而透过“从众”,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社会现象:环境对人的影响力.人为何会“从众”?不难看出,事件与人所处的环境背景密不可分.这就聊到了一个话题“环境决定论”.
亳州市一品花艺烘焙工作室翻开西方心理学的历史.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他老人家曾说过一段著名的话语:“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设置的特定环境中去教育他们.那么,任意挑选其中的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能,嗜好,性格等种种因素如何.我可以把他们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专家,医生,艺术家,商人,甚至是乞丐和小偷……”这段话充分诠释了华生的环境决定论.他认为环境决定性格,决定行为,进而决定命运.华生认为行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的,他不认为遗传因素期重要作用.这种行为主义的极端观点虽然受到质疑与挑战,但是至少从一个方面表述出了环境对于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
人并非独居,要接触社会,在社会的各种环境中生活.选择了何种环境,即成全了各色各异的生活.古时“孟母三迁”的故事不就说明了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数次搬家迁徙,最终择友邻而局吗?我们不防将视角从古代拉回现代,看一下现代社会中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场景.
镜头一:高中教室的晚自习班级里,没有同学交头接耳,嘻哈耍闹;只能听见沙沙的写字声和翻书声.同学们进出教室的脚步声都轻如猫履.这时,一个对自己的成绩不报希望,甚至对高考没有信心的学生走进教室,看到如此安静又浓厚的学习环境后,重拾信心,立志挑灯夜读,比学赶超,成为这个学习环境中协调的一份子.镜头二:电影中的娱乐场所里.一群年龄不大,面露稚气的中学生们围坐在卡座周围炫富比阔,喝酒抽烟.一个带头的大哥模样的先点起烟来吸上两口,再怂恿旁边的好友吸烟.旁边的小兄弟见到大哥吸烟,又不停的诱导自己,仿佛在那个场合环境下,不吸烟就像没见过世面一样不合群,索性学着来一根点起来,吸上一口咳嗽半天,在狐朋狗友们的喝彩下碍于面子再吸一口.慢慢学会了吸烟,然后再慢慢学会喝酒,再跟那帮混混一起参与打群架,慢慢堕落成被改造人群.
毋庸置疑,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一个充满温暖关爱,父母尊重孩子,有着良好家教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备受父母呵护,身心健康发展,每天都会绽放花蕾般的笑容,举手投足间展露着从容不迫;在一个父母外出打工,由祖辈监护的留守儿童脸上,我们更多的会看到胆小怯懦与自卑失落的表情.他们在目送同学被父母接走时的眼神里,流露出的伤感与沮丧,也许那种感觉是那些受父母监护的孩子们无法体会的.即使有些留守孩子在被谈到“父母不在身边”的话题时将头昂的高高的,但是他们心理上缺少父爱母爱的脆弱是一触即发的,避开人群后必定会是低头含胸的泪雨滂沱.
亳州市一品花艺烘焙工作室有一句描述人与环境的经典话语是“心随境转为凡夫,境随心转乃圣贤”.我们凡人虽然难以达到圣贤“境随心转”的境界,但是至少可以锻炼让自己正确认知并适应一个个新的环境,尽量选择适合自己的佳境.若暂且不能选择或调整环境,也要让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正确健康的“三观”,在随波逐流中保持自己的个性,坚守自己的初衷,学习做环境的主人,做一个有自我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