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恨此花飞尽,而恨西园、落红难缀”如何理解?

“不恨此花飞尽,而恨西园、落红难缀”如何理解?

作者: 梧桐树边羽 | 来源:发表于2020-12-31 00:15 被阅读0次

这句子从字面来看,就是“这花飞尽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恨的是西园的那些落花,满地憔悴,难再重缀。”“缀”是什么意思?连接,装上去,装饰。为什么这里要用这个字呢?因为这是一首次韵之作,是有用字要求的。

这个句子出自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次韵就是步韵,即按照别人所作诗词的韵脚字重新写诗填词,不能发生变化。古人在应和诗词的时候有步韵、依韵、从韵的说法,这都是表示自己作品是为应和而起。

步韵(次韵)是指与原作韵字相同,次序也不变。用韵指与原作韵字相同,但先后次序有变化。而依韵指与原作是一个韵部,但韵字与原作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一看就知道,这其中次韵(步韵)是最难的,因为用字完全一致很大程度上会限制诗意的表达。不过对于文才出众的古人来说,这并不算什么大难事。

苏轼这首次韵《水龙吟》就是使用了章质夫所写的词的韵脚字。

这个章质夫,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在文学上的贡献不如苏东坡,但是在国事、武备上是远超了的。章质夫,就是章楶(jié),北宋名将、诗人,镇守边疆、蚕食西夏土地,变被动为主动,并与元符元年取得了平夏大捷,可以说是彻底击溃了西夏主力。史载“夏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章楶武功卓著,累赠右银青光禄大夫、太师、秦国公,而北宋大将种师道、种师中都出自他的账下。他去世之时,宋徽宗给了很高评价:章楶才兼文武,学富古今。赤心百为,白首一节。

章楶和范仲淹,算是北宋文人带兵中路线中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

相关文章

  • 《也无人惜》:那一瞬的温柔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细看来,不是扬花,点点是,离人泪 ...

  • 晨间日记(第113天)飞花时节品苏词

    上接《晨间日记(第112天)》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不必惋惜杨花谢尽,恨只恨西园里的落红没办法留住,因...

  • 苏轼《水龙吟》中,恨西园落红难缀,如何理解?

    问题:“不恨此花飞尽,而恨西园、落红难缀”如何理解? 前言 这三句出自苏轼的《水龙吟》,以一首以次韵形式写成的杨花...

  • “不恨此花飞尽,而恨西园、落红难缀”如何理解?

    这句子从字面来看,就是“这花飞尽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恨的是西园的那些落花,满地憔悴,难再重缀。”“缀”是什么意思...

  • 匆匆形色*终成那年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 《水龙吟》品啜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

  • 不恨此花飞尽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

  • 落红难缀

    注:图片禁止转载 不恨飞花落尽,只恨落红难缀

  • 落红难寻

    不恨此花飞尽, 恨此园, 落红难寻。 晓来雨过, 遗踪何在? 小区里桃花于三月里娇艳无比,有这样的桃花,才为小区里...

  • 残香冷夜

    褪了残红的暗香 独自摇曳她那横梢瘦影 疏空楼阁,入梦 任北风料峭 不恨此花 恨西园春冷 红烛点亮旧尘 案几冷清了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恨此花飞尽,而恨西园、落红难缀”如何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jbb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