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微信昵称又换了。
换成什么了呢?“阿弥陀佛保佑我”。
之前她的昵称是 “不想学习”。
再之前的昵称是:“考研不成不上岸”。
再再之前的是:“相信自己“。
随着她每一个微信网名的更换,是她每一个阶段的心路历程。也是中国当代女大学生从学生到加入考研队伍,从而想要改变人生的真实的心里写照。
女儿在上高中时生了一场大病,不得已休学一年。
当她再次拿起书本时,已跟不上同学们的学习节奏了,成绩一落千丈。
面对这个社会残酷的竞争压力,对于她当时的学习状况,我与她都产生了一些焦虑的情绪。
实话实说,女儿还是很努力的。
可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在成绩上有所体现,不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那努力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后来她考上了一个二本院校。
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与她都是极度的失落。
在进入大学后,女儿便开始了独立的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当中的种种现象,使她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有家势底蕴的学生不用努力,轻松的学习与娱乐;出身贫寒,想要改变命运的学生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去考研、取证、入编,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种思想给女儿带去了极大的冲击,从她的字里行间,只言片语当中我明白她的心思:人如果没有先天的条件,唯一改变自己的路就是加入内卷,比别人更加努力。
她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她一定可以考上研,从而站在一个比一般同龄人更高的起点上。
当她有了这样的信念之后,便投入了对考研、取证的实际追求当中。
之后她的昵称便换成了“考研不成不上岸”。
这是一种对目标坚定追求的口号,激励自己并彰显自己的决心。
在读大学的最后一年里,她一边努力完成学业,一边进行英语的等级考试和其他的取证考试,也同时进行考研前的一些准备工作。
女儿大学刚毕业的那年9月到11月,她报名参加了一个为期3个月的考研培训班。
短短3个月的培训课程,几万元的培训费,女儿在向我们开口时,我们也是毫不犹豫地交了。
但在女儿的眼中我看到了一丝闪躲,她在看似不经意地与我的谈话中说:“老爸,万一这次没考上,这几万块不就打水漂了?”
我又好气又好笑,心中还有一些淡淡的怅然:“只要你考,你想学,没考上还有下一次嘛!起码你今年也见识到考研的一些内容与形式了。”
一语成谶,女儿在那年考研中离国考线差了二十分。
后来我们分析失败的原因,首先在于她所选择的专业不符合她的知识结构。她跨专业选择“翻译类”,而“翻译类”专业的知识结构的难度、录取率、专业性都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但女儿在这方面显然有所欠缺。
其次是她在学习中带有一种很强烈的焦虑情绪,而这种情绪又经常使她的学习难以为续。
落考后,她针对去年的经验教训,重新报考了专业,开始自己又一年的学习之路。
对于女儿大学毕业后,在家中全力备战考研,我是没有怨言的,我对她说的唯一一句话:“只要你努力,我砸锅卖铁也支持你!”
去年年底她完成了第二次考研。
到今年三月初公佈成绩时,她上线了,可分数只比国档线高出7分。
当成绩出来以后,她委实也高兴了一二天,可接着她又陷入了一种焦虑当中。
她从她的那些学姐学长那里打听到:今年考研的人数多,整体成绩较好,她所报考的那所学校,在那个专业里她的成绩列在十一位,也就意味着她有可能被排除在校考录取线之外。
这种对不确定因素的焦虑使她产生了对学习的厌倦情绪。
昵称“不想学习”宣示着:她这样努力,为什么让她的心灵又一次遭受煎熬。
虽然说心中遭受煎熬,但希望并未破灭。在等待校考线公佈的同时,她在积极地做着面试的准备。
她再一次加入培训班进行学习。在一边学习,一边等待的过程中昵称也变成“阿弥陀佛保佑我”。
生命的每一次进化都是有迹可循的。当下的孩子在物质条件改善的同时,竞争的压力却在无形中渗透到了他们人生的方方面面。有人说大家都在“内卷”,可不卷你的出路在哪里呢?
也许这个社会便是“浪里淘沙”,是金子的终会发光。
“阿弥陀佛保佑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