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挂职锻炼
五月已经过半,空气里散发着初夏特有的温热与躁动。京城老街道的两边大多种着国槐,这个时候槐花正开,国槐开花不像洋槐那样簇簇成团,而是细细的一串,花瓣微合,淡淡的嫩绿中泛着奶白。花香没有洋槐花的芬芳,却独有一份素静而朴实的青涩。偶尔一阵风吹过,细碎的黄色花蕊就会星星点点散落在行人肩头和发稍,飘来极浅的清香。
杜兰娟去佛山“雷诺”4S店已经将近一个月了,她时常会打电话给姜部长汇报工作,并在通话结束时问上一句“我什么时候能回去啊?”姜云就会开玩笑地说:“你是想我们呢?还是想老公呀?”并不正面回答。一天午饭的时候,杨凝华突然问李秀城:“你觉得小杜还能回来吗?”“能啊,她还准备结婚呢!”杨凝华神秘地笑了笑,继续吃饭,李秀城追问:“您是说她不想回来了?”杨凝华停下筷子,扫了一眼身边,轻声地说:“不是不想,是不太可能。”李秀城没有说话,疑惑地望着杨凝华。“你想想,现在人事部最着急的是什么?”“招人啊!”李秀城不假思索地回答。“对啊!姜部长昨天晨会上还说“要全员招聘”!你想一想,在这个最需要人去招聘的时候,让招聘经理外派,正常吗?”李秀城愣住了,她好像明白了什么又一时不清楚杨凝华的意思。她们吃过饭,走出写字楼的大堂,外面正午的太阳晒得石砖铺地的广场异常炙热。俩人找了一片树荫,继续刚才的话题:“您是说,公司不同意她回来?”杨凝华望着对面的车流,淡淡地说:“不是公司不让,是有人不想她回来。”杨老师扭头看了李秀城一眼,“你想想,原来人力资源部谁最自由?谁最红?”李秀城没再说话,她大概知道了杨凝华的意思。
雷勇军“劳动节”没有回老家,他一直在跟姜部长修改《薪酬绩效方案》,已经提交集团审批了,这段时间明显轻松了很多。他永远穿着整齐的职业装,白衬衫、西服裤、黑亮皮鞋上垂落着笔直的裤线。只要姜云不在,他就会时不时侃侃而谈,不经意间捎带出从前的辉煌过往。“我上一家公司都是咨询公司出考核方案,我们审就行了,不行让他们再改,花点钱的事儿,做的东西专业啊!哪像咱们……”。“那你怎么不去咨询公司?”人事文员洪飞问。雷勇军干脆地回答:“不去,太累。做项目熬夜是常事儿,那点钱挣的!”说着,他站起身,拿着烟盒出去了。
转眼已经盛夏,杜兰娟打回到北京总部的电话更勤了,她在佛山的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首先是水土不服,从小家庭条件优越的她要和普通员工一样住在公司4人一间的宿舍。广东的夏天炎热异常,每天三四十度的高温一连持续几个月,北方人很难适应。其次是语言不通,人力资源工作的核心就是与人沟通。而很多内容则需要方言互通。当地人之间的一个语气也许就是一种意思,外来人跟本不懂也难以融入。更重要的是杜兰娟和男友分居两地,一心想着去一、两个月就找机会回来,筹备年底的婚礼,谁想“官不由已”,到4S店里每天比集团总部要忙几倍,“吃喝拉撒”大小杂事都要由行政人事部负责,经常要加班加点到很晚,跟本没有回京的空隙。慢慢的,杜兰娟的工作汇报变成了回京报告,而姜部长则没有一点同意她回来的意思:“你刚去两三个月就着急回来,去的意义是什么?都做了什么工作?这可不是旅游,不喜欢就走。”人力资源部的办公区里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不喜欢就走”这句话就像一句双关语,显得格外清晰而尖利。
八月末的傍晚,古铜色的晚霞映红着天边,远处西山黛青色的轮廓若隐若现。李秀城走在回家的路上感到了丝丝凉意,虽然已经快35岁了,但她还是习惯从夏天就一直穿裙子到9月份甚至更晚,她喜欢用身体感受初秋的气息。果然如杨凝华所料,杜兰娟不会再回集团总部了,她提交了辞职申请书,姜云也很快就签批同意了,并没有过多挽留。辞职前杜兰娟和董事长通了电话,但董事长也要尊重部门负责人的意见,况且外派挂职也确实是公司对青年干部选拔前的必经锻炼。
【故事虚构 若雷同属巧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