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进程的加快,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大批农村人背井离乡,离开生养他们的土地,跳“龙门”涌向城市,这看似发展、本是好事的的背后,却面临着“农村荒”的问题。不得不引发我们冷静的思考。
一是人荒。大批的年轻壮劳力能出去的都出去了,剩下的皆是老小妇孺,平时遇到个大事什么的,由于缺乏人力,难以应付。找人力帮忙,越来越成问题,尤其是关键时刻,碰上急、难、险、重事情,更是捉襟见肘。
二是地荒。受地理环境和交通区位影响,靠种地原本就不行的穷乡僻壤,更助长了根本就不想种地的青壮年,有了好政策和经商打工不菲的收入,更不想种地,弃地而经商、打工,纷纷涌向城市,成为理所应当。使生养多年的土地闲置、荒废。就连地里的果树,也无人搭理。如山沟里的柿子,眼瞅着一片金黄,却无人采摘,因为成本太低,忙活一天,挣不了多少钱。
三是粮荒。由于无人耕种,有限的土地上生长不出庄稼,产不出粮食,大部分靠外出经商、打工挣钱所得购买高价粮食,虽然是高价,细算下来,比地里刨食还是划算得多。因此,宁可不种地不产粮,也不能耽误每天100多元的工钱,已成为时下务工者普遍的追求。
四是山荒。一方面,过去的封山造林、看山护山已不复存在,“小儿郎,放牛羊”的景象也荡然无存,而山高林密,郁郁葱葱倒是别有景致,无人再上山,无人再偷山,无人再打柴,山成为死山;另一方面,有看好的到山上挖矿,淘金子,采铁粉,任意采踏,只要有可供开采的有使用价值的,都毫不留情地剥脱,管它生态不生态,破坏不破坏,污染不污染,只要能创造价值,就任由开采,山被挖得不成样子,有的支离破碎,有的粉尘污染了方圆几里村庄。
五是村荒。由于人去屋空,人气指数每年都在成倍地下降,村里显得冷清、寂静,只有办葬事时吹鼓手的响动,才打破这种死一般的寂静。谨防“农村荒”,就要首先找准、选对农村发家致富的金点子,然后让科技农业人才传经送宝,再次是找到致富带头人,收拢在外经商打工的农民。让农民既在家里挣钱,也不误农时。地址:易县同兴西路181号交警大队邮码:07429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