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要绿卡,八位哈佛博士集体回国,这背后有何故事?

不要绿卡,八位哈佛博士集体回国,这背后有何故事?

作者: 精英说Elitestalk | 来源:发表于2017-08-29 17:31 被阅读0次

在安徽合肥偏僻的西郊,一排白色的房子错落有致地掩映于花木葱笼中。

在这白色大楼里,2400多名科学家正戴着淡蓝色的帽子和口罩井然有序地从事着医学科研工作。他们正在为如何研制出针对治疗白血病、肺癌、淋巴癌等重大疾病的药物而进行着紧张的实验和讨论。


他们的日常生活被繁琐重复的实验所裹挟。这座与世隔绝的小岛通向繁华都市的唯一手段是一趟通向市内的公交车。


平日,这里荒无人烟。不过,近日众多背着摄像机的媒体人蜂拥而至。他们是为了同一个目的而来:采访8位回国的哈佛医学博士!

他们想弄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驱使这些哈佛精英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环境而奔赴安徽这么一个偏僻的镇落。

王文超、张欣、张钠、王俊峰、刘青松、刘静、林文楚、任涛(从左至右)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8月17日摄)。

这一切还得从8年前说起。

2007年7月的一个晚上,在波士顿装修精致的住宅里,王俊峰的妻子接到了一通来自中国的越洋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丈夫激动地声音,王俊峰绘声绘色地向妻子描绘着一座小岛,他想把家搬到岛上。妻子从王俊峰笃定的语气中知道丈夫并不是一时兴起,她立刻从床上坐起来,睡意全无。

此时,哈佛大学博士毕业的丈夫和自己在美国都拥有着收入不菲的体面工作,两个在美国出身的孩子连中文都不会讲,这个岛在哪里她都不知道,回国对已拿到绿卡的他们一家来说无疑是一次不太理智的抉择。

而远在中国安徽小镇的王俊峰已经被“科学岛”上的氛围所深深吸引,他要不惜一切代价留在这里!

科学岛全景

吸引王俊峰的并非科学岛上的好山好水而是岛上的一座即将建成的强磁场实验装置。

王俊峰博士和强磁场中心自主研制的混合磁体装置

王俊峰读博期间在美国强磁场实验室工作,那里的磁场强度是目前世界最高水平,而科学岛的强磁场中心有望打破这一记录。

王俊峰太清楚强磁场对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强磁场与极低温、超高压一样,是现代科学实验最重要的极端条件之一,可以使得物质特性发生变化。从1913年以来,共19项与磁场有关的成果获得诺贝尔奖,对催生新的科学发现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当时,科学岛强磁场实验装置建设项目负责人是匡光力(现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匡光力本人并非这个领域的专家,他急需引进一个既懂强磁场,又懂生命科学的人来领导这一方向的研究。

王俊峰是不二人选。

一个月后,王俊峰带着全家人从波士顿搬往“科学岛”。

王俊峰一家,2007年冬于波士顿

等待他们一家的是岛上枯燥的生活、恶劣的居住环境以及混沌未知的未来。

最初的强磁场中心是一排小红房

八年前的“科学岛”四处被毒虫侵略,这里的科研工作者经常被蜈蚣咬伤。

科研人员将蜈蚣等毒虫收集起来做实验样本

由于经费欠缺,科学岛上的大部分实验设备都要向其它科研机构借用。

这些外在条件王俊峰都可以一一克服,但想建立全球顶尖的科研中心,科学岛最迫在眉睫的是人才的引进。

关于人才,王俊峰第一个想到的是哈佛校友刘青松。

刘青松博士

彼时,年仅32岁的刘青松在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前途一片光明。

王俊峰的回国消息就像一块投入湖中的巨石,深深触动了刘青松。2010年,刘青松带领十名哈佛学者踏入了人迹罕至的科学岛 。

如果把美国的实验室比作高级轿车法拉利的配置,那么科学岛无疑是一般电动车的水平。

但刘青松被眼前强磁场中心的科研前景所吸引,“当时我就热血沸腾了,这是创业的好地方,我要来干!”

当晚,刘青松就把科学岛上的见闻告诉了妻子刘静,刘静也是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化学生物学研究的博士后。

博士毕业的刘青松(左)和刘静,于2006年

从未想过回国发展的刘静在丈夫的劝服下也从波士顿飞了回来。此后夫妻俩在科学岛开始了长达7年的科研工作。

图为刘静

而后,6名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哈佛博士后张钠、张欣、王文超、林文楚、任涛先后来到科学岛。

王文超和张欣也从未想过回国发展,身为两个孩子母亲的张欣说,波士顿是孩子们生活的天堂。回国的决定一度遭到她身边好友的阻拦。

张欣、王文超和女儿在美国印第安纳州

在哈佛八剑客的努力下,2015年底,一个蛋白——细胞——动物——药物研究的学术链形成了。

刘青松与妻子刘静、以及王文超、任涛等组建了肿瘤药物研究团队在强磁场科学中心建起了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于癌症激酶靶点的高通量细胞筛选库,并依托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平台建立起了完备的高通量高内涵药物研究体系

如今,药物学研究团队已研发20余种成药性良好的新型激酶抑制剂,有的药品即将进入临床测试。

而随着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目前科学岛的强磁场的水冷磁体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平,混合磁体暂居世界第二,正在冲击世界第一。

但哈佛八剑客并不满足于眼前的现状,他们还有更大的野心:利用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做出一流的学术成果,研发出抗肿瘤新药和临床精准用药的新方法,以及培养出更多好学生。

时光回溯到2008年,那时第一批来到科学岛的科研学者匡光力,为了争取强磁场这个项目,曾给国家立过“军令状”:要把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做成世界一流的装置,建起世界一流的队伍。

九年过去,这个“军令状”正已超过他预期的速度飞速地“运转”着。

九年前,科学岛的艰苦环境吓走了不少科研学者;九年后,这个曾今默默无闻的小岛成为媒体争相报道的头条。

八月的科学岛草木森森,如今纷至沓来的媒体记者让平日里安静的小导瞬间热闹起来。面对记者的采访,王俊峰面对着镜头扰着头说道“不想被拔高,我们只是众多归国留学生中的普通人。”

如今科学岛还在不断壮大,而八位哈佛精英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References:

http://news.sinovision.net/society/201708/00416827.htm

http://mp.weixin.qq.com/s/wejXQw7ypFbrpRoZXu8lAQ

http://mp.weixin.qq.com/s/lu81e1Kvt6-5ynijsHxx1g

在精英说,读懂美国万象,读懂风云变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要绿卡,八位哈佛博士集体回国,这背后有何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qa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