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阴平阳密

『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阴平阳密

作者: 十一营养师 | 来源:发表于2021-08-15 20:14 被阅读0次

    【按语】

    本节论述了阴阳在生理上相互为用的关系,并指出阴阳偏胜的危害,说明阴阳平衡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

    在阴阳关系中,阳占主导地位,但阴阳平衡是维持生理机能的必要条件,二者不协调或离决,将发生疾病或死亡。

    并提出如果阳不外固,在一年四季中随时都要受到病邪的侵袭,病邪留连于体内而损伤阴,以致发生种种疾病。

    【原文】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¹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²,并乃狂³。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⁴,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⁵。

    [1]起亟:不断地扶持和支援。起,有扶持、支援的意思。亟,频数也,屡次之意。

    [2]脉流薄疾:脉中气血流动迫促。

    [3]并乃狂:指阳盛阴衰,又感热邪,可发为狂证。

    [4]陈阴阳:使阴阳相等,各无偏胜,即阴阳平衡之意。

    [5]气立如故:气行如常。

    风客淫气¹,精乃亡²,邪伤肝也³。因而饱食,筋脉横解⁴,肠澼⁵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⁶。因而强力⁷,肾气乃伤,高骨乃坏⁸。

    [1]风客淫气:客,外邪侵犯于身体。淫,浸淫,发展。指邪气渐渐内侵。

    [2]精乃亡:风邪逐步侵害阳气,则阳气日损,而阴阳互根,阳损则阴耗,终将精竭。

    [3]邪伤肝:风气通于肝,故可伤肝。

    [4]筋脉横解:筋脉纵缓的意思。横,放纵。解,同懈,弛缓不收。因过于饱食,中焦壅满,升降受阻,气血流通滞缓,而造成筋脉弛纵,收持无力。

    [5]肠澼(pì):病名,痢疾的古称。

    [6]大饮,则气逆:酒挟风邪,则因辛走肺,故肺布叶举而气逆上奔也。

    [7]强力:勉强用力,比如强力搬举重物,强力入房等。

    [8]高骨乃坏:高骨,指腰间脊骨。肾主骨,故肾伤可致骨损。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¹。两者不和²,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³。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⁴。阴平阳秘⁵,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1]阳密乃固:阳气致密,才能保护阴精,使阴精固守于内。

    [2]两者不和:阴阳不协调。

    [3]圣度: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最高标准。

    [4]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阳气亢盛则外张,耗竭阴;阳气不能致密,则外邪客入,亦损阴。

    [5]阴平阳秘:阴气和平,阳气固密。秘,固密,不宣泄。

    因于露风¹,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²。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³。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⁴。

    [1]露风:雾露风寒等外界致病因素。

    [2]洞泄:急泻如注。

    [3]秋伤于湿……发为痿厥:阴阳应象大论:“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痿厥:病名,因气机不顺而致肢体痿弱不用的痿症。厥,逆也。

    [4]四时之气,更伤五脏:四时邪气,交替伤害五脏,此源于阳不密固。

    关于“秋伤于湿”的问题,因早秋湿气未尽,若以五季而论,尚在长夏湿土当令的季节。张志聪解释说:“长夏湿土主气,是以四之气大暑,立秋,处暑,白露,乃太阴所主。”若以四季而论,则立秋之后的一段时间已属秋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阴平阳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qg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