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乙酉,先生五十四岁,归姚省墓,答顾东桥。
阳明先生的《答顾东桥书》篇幅很长,但也很重要,甚至有人说一段时间内该篇在日本家喻户晓。
顾东桥是明代一位很有名的人,他21岁中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晚年被称为“东桥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家。在当时的一众文人中,绝对算是有名之士,可是五百年下来,人们也只能从这篇文章中得知他的名字......这本身也就能带给很多人思考了——我们所学习的学问、思想,能否真的流传一百年、五百年,乃至更长的时间?
阳明先生说“有德者必先有言”,一个道行很高的人,无不首先在心里有自己的言论。
这个世界,是是而非的东西太多了。即使像顾东桥先生那样学问很高、受人敬仰的人,他的学问也存在一些是是而非的地方。阳明先生虽然给他写了这封书信指出,但东桥也是一个比较固执的人,并没有听取先生的意见。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也到处都是。包括我们学习班里,把阳明先生尊为圣贤,但我们对他的学问力量是否仍然存有怀疑?是否对阳明心学能帮到自己存有怀疑?是否依旧对阳明心学值得我们坚持学习存有怀疑呢?
先生在晚年最重视的是去掉“胜心”和“傲心”。面对圣贤文化,我们是否能真的放下自己,毫不怀疑地去学习,这可以作为判断我们是否有傲慢之心的一个重要标准。
《答顾东桥书》的最后几个小节印象深刻,特别是“拔本塞源论”。顾东桥对阳明先生的言说有点怀疑,先生告诉他“吾心即是良知,良知即是天理”,所以“致吾心良知之于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致知也。”
这是告诉顾东桥:心外无理,心外无物。良知即天理!
这是阳明心学最根本的地方。先生在原文中讲得很细致,读来会感到很清晰。
在顾东桥答疑之后,先生感到如他这样的饱学之士、这样的栋梁之材都不能被自己开悟,不能回心转意,这令人很遗憾。先生感到这世界有很多人在心外求法,徒有很多知识却不能让自己的生命发生改变。
先生说的“拔本塞源”就是“正本清源”。他说:“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
在先生看来,天下本一,他的学问就是这个“一”的学问。他说他要推着这个“一”来教化天下,“是以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弊,以复其心体之同然......”。
今日之中国,推出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一”,所以,我们会得到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拥戴。
阳明先生又提到:真正的教育是去掉功利之心,让人们回到那颗淳朴的心,相安、相养......先生无所怠而行,他就像一位无畏的战士,更像一名以天下为己任的志愿者。他匍匐在大地上,救渡众生,也穿越五百年,引领着一代又一代后来人们的生命觉醒。
拔本塞源之论,可以让我们认识一,回归一,心明眼亮,堂堂正正活出大写的生命状态。
就像在家庭课堂上学到的——回归家庭本质,就是爱和担当。当我们越来越舒展地过着自己的生活,我们就能把自己的家庭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