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人不知道“诽谤”二字怎么写了,尤其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更是完全忘记了。
“诽”,言字旁,意为诋毁、中伤;“谤”,言字旁,意为恶意地攻击别人。两个字均为“讠”,繁体则写作“訁”,可见“诽谤”这个动作要施展,最早的时候是靠说的,当然从古至今大多靠书面文字来“诽谤”他人,现今除了说、除了书面文字,还添加了更丰富的资料——图片、视频了。
某二甲医院儿科主任便遇着这么一件事:某小孩的妈妈在公共平台指名道姓地说儿科主任乱给孩子开药。具体操作是,发一个视频,内容可以跟文字毫无相关,视频左下角附上文字,写着:X月X日,XXX医院儿科主任XXX没有抽血做检查,没有查甲流,就给我家孩子开了抗病毒的奥司他韦颗粒,这不是乱开药嘛!简直黑心!
刚好某主任就不小心知道了这个事,也知道那位小朋友的名字,经常来这医院看的。他气的一整晚都睡不好觉,第二天一早,打开办公室电脑,查了下那位小朋友的名字,看到了X月X日那位小朋友的就诊记录,原是另外一位医生开的药,他根本没看过那位小朋友,这不就是硬生生的恶意诋毁、中伤么?更加气了,他也不惯着这位,搜集好证据后去派出所报案,派出所所长查出了是哪个人后,便将当事人传唤了过来。
X主任问她,你怎么就要诽谤我?
她满脸堆着歉意,点头哈腰地说着对不起。又说她听别的医生说,1岁以内的小孩子不能吃奥司他韦,我家宝宝九个月大,我就想着你们医院给我宝宝开错了药,就、就在XX平台提一提这件事......
X主任问她,你听哪个医生说的1岁以内的不能吃奥司他韦?
她委屈地说,在网上查的,那网上不是有专门咨询的医生吗?
X主任闻此,无言以对,接着又跟她解释道,奥司他韦8个月以内的婴儿,每次每公斤体重3毫克,9-11月的婴儿,每次每公斤体重3.5毫克,都是一天两次,哪里就有1岁以内不能用的说法?
她把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连声说好好好,知道了医生,谢谢谢谢......
X主任又说,还有,光查血常规是查不出什么流感感染的,就算查甲乙流抗原,也可能出现假阴性的结果,现在是流感大爆发时候,你宝宝又是反复高烧,这搁一个正常人去思考,谁不会先怀疑是流感呢?哦,你说没查血就不能开了,那有时候医生要你查血的时候,你又说医生胡乱开检查咯?
派出所方面也批评教育道,最后啊,有什么问题你可以走正规流程,你这样在网上指名道姓地诽谤他人是不对的,情节严重的,这个是要判刑的,还好现在没造成太大恶劣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