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丧丧的交响曲(待修改)

丧丧的交响曲(待修改)

作者: 残暴的食草动物 | 来源:发表于2018-04-10 19:28 被阅读0次

    身为一个在上海的青年,我很失败。

    得出这个结论的原因是因为近日在找工作这件事情上我遭受了较大的挫折。我们这代行将毕业找工作的90后或自问或被追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以后想干什么?这个问题以前在我看来只是客套一下,人家表示表示关心真不会逼你说出个子丑寅卯来才放过你。后来发现这特喵的是个哲学问题,这个问题背后还牵扯着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想通过这份工作实现什么,你要怎么实现它等一系列终极追问。而哲学这种东西不就是一直没有答案才让人有无穷追索下去的魅力么?

    说回来,我觉得自己很失败是因为发现自己一无是处,没有好的学历,没有好的技能,甚至没有看起来还行的技能,最擅长的事情是对着网络上的段子哈哈大笑,然后一边打游戏一边霍阔咯,总之,只会做让自己舒服的事情。这种自卑像眼镜上的灰尘,平时自己不会发现只会觉得眼前的视野不那么清晰,当发现这些自卑的存在时,进而产生一种对自己无能的强烈恶心,或者叫做无谓的自尊心。

    不知道是不是我个人生活圈子不够宽广导致的一种错觉,好像我们这一代人总会想当然的把做人和做事当作同一回事。一个彬彬有礼和周围所有人相处的都不错的人大家会下意识地认为这个人的工作能力也不错,且贵人多多,左右逢源。而一个大家背地里都质疑其人品和三观的人仿佛应当过得十分凄惨,不被人赏识,无人搭理。现实是,情况并非相反,却也足够让人重新反思以前的判断。当我们说一个人会做人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情况是说这个人能够和周围的人与环境相处得还不错,这事关一个人的适应力,是能在工作环境中有所裨益的一部分,不能算作决定因素,除非是在一些特定的工种上。这样的例子仿佛在身边一抓就能抓出一大把来,这些人可能是你的同学,你的朋友,甚至你自己。大家都陷入这样一种判断就是明明我这个人还不错,为什么还是没办法找到好工作。我们没办法搞清楚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一个在职场上只能说是有所影响的因素会在生活中左右我们对自己的判断。

    是我们把自己放得太高了么?是我们对自我的认知不够么?还是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原因?我最近在找实习的时候就发现我再也没办法正视自己,我在职场和个人技能上的缺失波及到了我对自己整体的判断,我不再记得任何人对我的夸奖和正面肯定,我脑子里的沙漏被无可避免地颠倒,有一些汹涌的令人绝望的情绪在疯狂倾泄。在这种情绪堆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出去透透气,和朋友约了一顿饭,希望能吸取点正能量。然而当我抛出话题之后,他们的反应比我更激烈,我就像个小心翼翼的傻子扎破了一个气球,结果冒出来一个大怪兽把我一口吞下,全身上下浸泡在纠结和不解的情绪中。

    我试图梳理背后的逻辑来寻求解脱,最后发现问题的根源出在“好人有好报”这件事情上,我们笼统地把人分为了好人和坏人,从道德水平上评价了一个人,继而希望道德上的提升能够带来一些功利上的回报。这还真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好像大部分中国人行善积德的基础都是建立在这之上,否则便难以从利己的人性上来解释这个行为。如果做好事没有好处,不能给人带来现实的回报,那人为什么要做一个好人。宗教上给出的解释是寻求来世的回报,但在今天这样一个什么都求快的时代,去追求下一世的福报这种听起来就虚无缥缈的东西就更加不切实际了。所以还有一个现象也是我纳闷的,为什么坏人坏事比小时候看到的听到到要多了起来。一方面媒体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看到这个世界的渠道,哪怕是在好坏掺半的情况下,量也不是小时候能够比的。另一方面尤其是在大城市里尤为明显的是,大家都在追求速成这件事,所谓的好,善,美德渐渐失去了其吸引力。最为可怕的是大家越来越奉行的一个价值观是不用再管他人瓦上霜。这在以前其实是一种被抨击的观念,现如今却被奉为圭臬。在我工作很久一段时间后,我其实也已经接受了这套体系,享受到了它带来的便利。尤其是在工作中,只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几乎是所有公司领导希望看到的优良品质。但如果把这种理念延伸到生活中去,未免有些可怕。《浮士德》里最后一层地狱就是寒冰地狱,冷漠是世间最恐怖的武器,具备难以想象的杀伤力。就像人类的想象力再丰富也无法构建出一个完全冷漠的世界。所以,那顿饭的最后,大家面对这样一个问题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让你变成一个有能力却没人品的人,你愿不愿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丧丧的交响曲(待修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ws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