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类赖以生存的隐喻 - 草稿

人类赖以生存的隐喻 - 草稿

作者: CCCAKE | 来源:发表于2022-10-22 11:14 被阅读0次

    关于作者

    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语言学系教授,著名语言学家,认知语言学的创始人。研究领域广泛,主要包括认知语言学,语言的神经理论,概念系统,认知语言学在政治、文学、哲学、数学中的应用等。著述颇丰:《女人、火和危险的事情》《别想那只大象》等。

    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美国俄勒冈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特聘骑士教授,认知语言学和体验哲学的创始人之一。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哲学、语言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美学等。著述包括:《身体的意义》《思想中的身体》等。

    关于本书

    这本书作为当代语言学经典著作,也是认知科学的经典。作者在书中指出隐喻不仅是语言中词汇的问题,还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参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今天,任何人想要讨论跟隐喻有关的问题,肯定绕不开这本书。这就像提进化论,就必谈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绝对可以说是一本划时代的著作。

    核心内容

    本期解读三个方面讲解这本书的观点:首先,隐喻是语言中构建概念的方式;第二,隐喻来自感官经验,是人的一种思维能力;第三,隐喻是人类创造精神世界的方法。这三个观点应该足以证明,隐喻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能力。

    你好,我是刘玄,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要解读的书名字叫《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书是语言学领域的经典,对当代的心理学、认知科学等等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过,这不是我今天给你推荐它的理由,在我看来,这本书会让你对人类思维运作方式有更深的理解:隐喻帮助人类大大提高思维的效率,它是我们思维运作的基石。

    这本书的作者是两位美国著名认知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一个观点:隐喻不仅是一种文学修辞,也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能力。

    我们一般会觉得,隐喻就是一种文学上的修辞技巧啊,就算不用隐喻,我们也一样可以说话,没有隐喻,我们的生活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但是,如果接受了这本书里讲的观点,你就会发现人类还没有语言的时候,就已经在使用隐喻了,它是人的一种思维能力。我们创造了如此丰富的精神世界,不管是文学还是数学,都跟隐喻有关。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隐喻就没有今天的文明,也没有今天的我们。

    越是从习以为常中获得反常识的洞察,越能拓宽我们的认知边界。莱考夫他们的这个观点不仅颠覆了语言学研究,也让这个问题成了认知科学、心理学、哲学等等其他研究领域的热点。今天,任何人想要讨论跟隐喻有关的问题,肯定绕不开这本书。这就像提进化论,就必谈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绝对可以说是一本划时代的著作。

    虽然这本书写在30年前,但是直到今天,它提出的观点对我们来说依然足够震撼,而且很有价值。它会让你对很多生活中的现象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顿悟,让你反思我们的思维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今天的解读里,我会从三个方面为你讲讲这本书的观点:首先,隐喻是语言中构建概念的方式,没有隐喻,就没有语言;第二,隐喻来是人的一种思维能力,没有隐喻,就不能思考;第三,人类的精神世界,可以说就是通过隐喻建立起来的,没有隐喻,就没有文明。我想,这三个观点应该足以证明隐喻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能力。解读这本书里会用到很多日常语言中的例子,它本身是用英语写的,所以很多例子对汉语读者来说不好理解。解读中,我会尽量选取英语和汉语都适用的例子。

     

    第一部分

    好,先来说第一部分,为什么说隐喻是语言里构建概念的方式。

    很多人觉得,隐喻就是不那么明显的比喻嘛。有人就说,最早的隐喻出现在诗歌里,比如西方古代史诗《吉尔伽美什》里有一句话:我的朋友,那迅速的骡,在山野之间奔驰而过,是野地的同伙。我们聚在一起同去山中,与天上的神牛争战并杀了它。诗人的这句诗,就建立在把朋友看作骡子这个隐喻之上。这说明他在朋友身上看到了跟骡子一样的某些特质。我们一般也都是这么理解隐喻的。

    但是,如果我们像这本书的作者莱考夫那样仔细分析一下我们的日常语言,你就会发现这只是隐喻的特殊形态,在日常语言里隐喻俯拾皆是,甚至很多我们常用的基本概念都是用隐喻建立起来的。

    莱考夫最早发现这个问题是在1978年的一天早上。当时,他正在主持一个研讨会,一个女生突然泪流满面地冲进教室,说:“抱歉教授,我迟到了。”这个女生坐下之后,依然不停抽泣。莱考夫虽然很想接着讲课,但是他很难无视这个女生,因为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在她的哭泣声中。他只好硬着头皮问道:“你怎么了?”女孩子哭着说:“我男朋友说,我们的关系到头了。他这话什么意思啊……”

    一瞬间,莱考夫被她这句话吸引了。是啊,“我们的关系到头了”,这句话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两个人的关系会有“尽头”呢?猛一听,你大概不会觉得这句话里有隐喻。但是,请你再仔细体会一下,这句话是不是有一层潜在的意思——爱情有起点,也有终点。这说明什么?这说明爱情就像是一段路啊。

    这就是作者所说的隐喻。

    请你再想想,我们不仅会说爱情到尽头,我们还会说爱情走到了十字路口;在分手的时候,我们可能还会说,这段爱情走进了死胡同,两个人从此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我们一般不会觉得这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因为爱情和路的对应关系,几乎融入所有关于爱情的表达当中了。

    这就是这本书里讲到的隐喻的基本原理。它不是在两个“词”之间建立一种对应关系,就像《吉尔伽美什》里把朋友和骡子对应起来,而是在两套概念之间建立一种对应关系。作者给这种隐喻起了一个名字,叫“概念隐喻”。

    路是一套概念系统,它看得见、摸得着,对我们来说很具体。爱情是另一套概念系统,它很抽象。所以,我们用路这个具体的概念系统来表达爱情这个更抽象的概念系统,跟路相关的很多表达都可以自然地挪用到对爱情表达里了,这种挪用已经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

    某种意义上讲,隐喻类似计算机语言中的变量,程序员在设计程序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设计一个个的变量,比如“name”代表名字,“age”代表年龄等等。在程序中,通过对变量的赋值和调用,程序运行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看概念隐喻,“爱情”像“道路”,或者“爱情”像“蜜糖”,这都是把“道路”“蜜糖”的一部分特质赋予了“爱情”。我们脑海中“爱情像路一样”这个简单的观念,背后能够调用非常丰富的含义。

    概念隐喻在日常语言中比比皆是。再来举个例子,假如你在开会的时候跟同事发生了争论,你可能会说:我要捍卫自己的立场;或者说:我要选择新的表达策略等等。你发现了吗?这两句话其实也用到了隐喻。这两句话的潜台词是:争论就像战争。我们把战争这个概念系统跟争论这个概念系统对应起来了。这也是概念隐喻。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在不同的语言里,对同样的概念使用的隐喻都一样吗?

    答案是,不一定。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但是想到这个问题说明你已经接近问题的关键了。如果做一下比较就会发现,选择什么样的隐喻,不仅决定了我们怎么表达这个概念,也决定了我们怎么理解这个概念。

    莱考夫在书里分析了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就是“时间就是金钱”。

    你想想,关于时间,我们日常有哪些表达?我们会说花时间,省时间,浪费时间,都是把对金钱的表达挪用到了时间上。但是人类肯定不是天然会用金钱来隐喻时间,因为金钱这个概念一定是比时间产生的更晚。所以说,用金钱来隐喻时间应该是文化的产物。

    我们来比较一下,虽然中国古代也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诗,但是这个比喻在这句诗里确实是一种文学修辞,不是书里所讨论的概念隐喻。用金钱隐喻时间应该是在工业革命之后的西方世界才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这是因为当时产生了一种观念,认为时间是达成目标必须耗费的有限资源,所以时间就可量化、可投资、可预算。这种观念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统一了全球的时间观,也反过来影响了各地的语言,其中也包括汉语。

    所以说,隐喻不只是一种文学修辞,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语言中构建概念的方式,也决定了我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莱考夫说,如果没有隐喻,人类想创造一个新的概念就很困难,因为一旦产生一个新概念,我们不仅要给它命名,还要对它进行清晰的定义,为它创造全新的表达方式。那么,如果真有一种没有隐喻的语言,这种语言得是一套多么庞杂的系统啊,估计光学说话就得学一辈子。

     

    第二部分

    说到这里,自然会产生一个问题,既然隐喻是要把两个概念联系起来,那么这种联系必然得有一个起点啊。也就是说,肯定得有不需要隐喻就存在的概念。那这个概念是什么呢?第二部分,我们就从这个问题出发,看看隐喻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如果你跟学龄前的小孩子交流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他在表达跟时间有关的意思的时候,经常会混乱。比如他会说:后天我和妈妈一起去游乐园了,但是实际上这件事发生在五六天以前。但是方位、颜色,甚至数字这些概念,他只要学会了一般都不会用错。同样的,如果你想跟他解释空间概念,比如什么是前面、什么是后面,你只需要摆两块积木就能说明白了。但是,如果你想要解释什么是前天、后天,可就困难多了。

    这个现象不难解释,方位具体可感,但是前天、后天看不见摸不着啊,对小孩子来说就非常抽象。所以说,方位中的前和后就是那个不需要隐喻你也可以理解的前置概念。前天、后天呢,就是用空间方位来隐喻时间之后得到的概念。

    莱考夫认为,不需要隐喻的概念来自我们的感官经验。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伸出手、伸出脚的一瞬间,就对空间方位有了最基本的感知。除了方位,人还有很多最基本的感官经验,他们都是不需要隐喻就可以建立的概念。在这本书里,莱考夫主要分析了其中的两种:一个是方位,一个是容器,相应的他也提出了两种隐喻:方位隐喻和容器隐喻。

    先来说方位隐喻。上下、前后都是方位,我们对时间的概念基本都是借助方位隐喻形成的,除了刚才讲的前天、后天,还有上午、下午。

    再来看容器隐喻。你想想,人是一种物质的存在,由皮肤包裹起来,这样才能跟这个世界区隔开。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容器,所以,跟方向一样,容器也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最直接的感官经验。我们也借用对容器这种感官经验的隐喻,建立了很多概念。

    举个例子吧。在急诊室里,医生经常会说一句话:病人已经脱离危险了。你有没有想过,“危险”不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客观物质,人怎么能“脱离”它呢?这个表达也是隐喻,我们是把危险看成了一个容器,所以我们才可能脱离危险。类似表达实在太多了,比如“飞机进入了我的视野”,“视野”也是容器,再比如“你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大脑”也是个容器。

    按照莱考夫的说法,只要我们用到了出、入、中等等跟容器相关的表达,都是在使用容器隐喻。如果我这篇说书稿的核心是什么什么,我写得很有深度,希望你能从中获得知识,请你仔细感受一下这些词汇,“核心”“深度”“从中获得”都是把文章看做一种容器,所以都是容器隐喻。

    不管是方位隐喻还是容器隐喻,我们平时很难意识到,因为它们是从最基本的感官经验产生的,这种产生过程不是在语言层面,而是在思维层面。

    那么,这样的隐喻是怎么在思维层面建立起来的呢?

    比如说,我们为什么要用方位来隐喻时间?这是因为时间对我们来说是有方向的。覆水难收,人死不能复生,发生的事情无法倒转,这就是我们对时间最最直观的感受。既然时间有方向,把我们使用方位概念来隐喻时间就很自然了。

    莱考夫把这种建立方式叫作经验相似,这是建立隐喻的第一种方式。再举一个更直接的例子,你就更好理解了。比如“你笑起来很甜”这个比喻。看到别人笑会给你带来一种感受,吃甜的东西会给你带来另一种感受,这两种感受对你来说很相似,所以你会觉得“笑”很“甜”。不过,笑是视觉,甜是味觉,这两者之间其实没有实质的共性,我们所说的这种相似,完全基于主观经验,所以叫经验相似。

    但是如果找不到相似的经验,我们还能建立隐喻吗?答案是可以,这就是第二种方式,经验同现(就是同时出现)。比如说,我们不仅会用方位隐喻时间,还会用它隐喻很多其他的概念,包括数量、品质等等。我们会说,这件衣服两百块钱上下,或者猪肉的价格上涨了,秋天的温度下降了。这都是用方位来隐喻数量。但是“多”和“上”一点共同之处也没有啊。莱考夫说,我们会在方位和数量之间建立隐喻,也是基于我们的经验,只不过不是两种经验很相似,而是经验经常同时出现。你想想,如果你往桌子上堆书,肯定是堆得越多就越高,方向肯定是向上的;水桶漏水了,水会越来越少,水位肯定也越来越低,方向是向下的。多和上,少和下,经常是同时出现的。这就是经验同现。

    你看,不管是建立隐喻最基本的前置概念,方位和容器,还是建立隐喻的两种机制,经验相似或者经验同现,都是来自感官经验。感官经验来自哪里?不是大脑里的思想,而是身体。所以在这里,作者借用了心理学里具身认知的理论来说明隐喻和思维的关系。

    具身认知的意思就是说,思维和身体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它们之间会相互影响,你开心的时候会笑,反过来呢,笑也会让你感觉开心。这已经是现在认知科学领域的主流观点,感兴趣的话,推荐你听听每天听本书里解读过的《具身认知》这本书。

    莱考夫他们认为,从具身认知的观点出发,我们或许就可以把隐喻看成身体的感官经验和思维之间的转换机制。通过隐喻,我们把感官经验转换成了完全抽象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出越来越多更抽象、更复杂的思维。所以说,隐喻不只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能力。

    你心里可能还是有一点怀疑,这些观点会不会只是作者的猜测而已呢?还真不是。当代的很多认知科学家专门做实验研究过这个问题,证明了莱考夫的判断是对的。认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人们在谈论时间的时候,会自发地使用身体动作,这些身体动作是符合一定规律的。比如说,谈到过去,一般人都是向左或者向后比画;谈到未来就会向前或者向右比画。这就说明我们潜意识里认为,方位的前后左右和时间的先后是有对应关系的。

    在古希腊语里,隐喻就是转换。莱考夫的自己的定义是,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另外的一种事物。有人说,莱考夫这样定义,夸大了隐喻这个概念的内涵。但是其实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莱考夫定义的是一种完全不同于逻辑思维的底层思维能力,因为从严格的逻辑角度上说,隐喻其实充满了错误。所谓的经验相似和经验同现,在逻辑学里,都叫形式谬误。

    这样的发现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人类的认知过程、思维过程到底是什么样的?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其实充满了妥协,充满偶然。听起来不那么完美,但这就是人类思维的本质。

     

    第三部分

    好,现在你应该已经接受了作者的基本观点,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而且是我们的一种思维能力,隐喻把感官经验转换成了抽象思维。我们今天所创造的无限丰富的精神世界,都是建立在这个看起来不那么完美的能力之上的。人类精神世界的成果,都离不开隐喻的参与,比如文学和数学。这样看的话,隐喻可以说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地基。它不仅参与了语言的创造,也参与了整个人类精神文明的创造。这就是第三部分要说的内容。

    某种意义上说,文学这个东西就是建立在隐喻基础上的。《诗经》是中国文学的源头,第一篇《关关雎鸠》,起笔就把河畔水鸟的鸣叫和少年对美女的思慕联系在一起了,这不就是经验同现而产生的隐喻吗?在中国文学里这就叫“比兴”,比兴就是中国诗歌最基本的法则,也是中国文学的基本法则。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说文学跟隐喻有关,应该不难接受。但是说数学是隐喻,听起来就有点不可思议了。莱考夫后来出版了一本书叫《数学从何而来》专门讨论这个问题。他认为,数学也完全是隐喻的。他在书里举了函数的例子。在函数里,我们会把数字想象成线上的点。莱考夫认为,“数字是线上的点”,就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隐喻,它其实跟我们前面提到的用空间来隐喻数字本质上是一样的,不是吗?莱考夫认为,在数学里这样的例子也非常的多,如果没有隐喻,人类甚至没办法建立起数学思维。

    莱考夫还用这个观点去分析了现实政治中的问题。他在另一本书《道德政治》里比较了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政治观,他认为,两党的政治观各有一套隐喻贯穿其中。两党在各个议题上的分歧根本上是隐喻的分歧。共和党是严父型政治观,民主党是慈母型政治观。所以严父型的共和党强调纪律和服从。而慈母型民主党强调移情和赋权。这本书后来还成了美国民主党的指南。美国前民主党主席霍华德·迪恩在2004年竞选总统的时候,专门聘请莱考夫作为竞选时的“语言教练”。

    你可能会说,作者会不会太夸张了,隐喻真的像它说的那样,好像无所不在吗?是的,就像我们一开始说的,莱考夫的这本书其实是在重新定义人的思维。思维不仅是逻辑的、理性的思考,它也是隐喻性的,语言中的隐喻、文学中的隐喻、数学中的隐喻、政治中的隐喻,都是这种思维能力的表现而已。

    最后,我想请你跟我一起开个脑洞。我和我的同事小白在聊这本书的时候,她提到了一个问题:人工智能就是想通过算法来模拟人的大脑,如果隐喻是大脑的功能,那隐喻可以模拟吗?

    机器人可以说出“好疼啊”这句话,但是它无法理解“疼”这个概念,就是因为它没有身体,没有感官。我刚才说了,隐喻是基于感官经验产生的。我们的感官经验给了我们“笑得很甜”这样的体验,我们才有了这样的思维,有了这样的语言。那如果没有身体的话,机器似乎没办法通过计算获得这一切。

    这正是今天人工智能领域一个很大的难题,很多人工智能实验室都已经开启了这方面的探索。瑞士苏黎世大学的人工智能实验室教授普法伊费尔就曾说过:将来的机器学习如果还按照现在这样,只是学下棋、开车、聊天,那永远成不了人的智能。也许一个可能的路径,就是制造一个有大脑、有身体的机器,然后在它诞生之初就让它像人一样去生活,去感受世界,或许我们才能看人工智能的明天。

    那么,这个机器人会具备隐喻这样的思维能力吗?希望请你能留言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看法。

     

    总结

    好,《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书,我就讲完了,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为什么作者说没有隐喻我们就很难生存?

    首先,隐喻不是文学修辞,日常语言中充满了隐喻,它是我们建立概念的方式,没有隐喻,我们就没办法说话。

    其次,隐喻是人类基于感官经验进行抽象思考的思维能力,没有隐喻,我们就没办法思考。

    第三,隐喻这种思维能力是我们精神世界的地基,它是文学、数学等等精神产物建立的基础,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隐喻,就没有文明。

    撰稿、讲述:刘玄

    脑图:摩西脑图工作室

    1.隐喻不只是一种文学修辞,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语言中构建概念的方式,也决定了我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2.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其实充满了妥协,充满偶然。听起来不那么完美,但这就是人类思维的本质。

    3.隐喻可以说是人类精神世界的地基。它不仅参与了语言的创造,也参与了整个人类精神文明的创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类赖以生存的隐喻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wv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