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后山,天高云淡秋高气爽,举目远眺,群山如黛、田梗纵横,推窗倚望,分割着一行行菜畦般葱陇的庄稼,金黄翻滚的麦浪,火红的荞麦,白哗哗挂满枝头响铃的莜麦。好一幅秋曰丰收在望的画卷。
汽车还在公路上蜿蜒,我的心早已飞回了故乡,当兵三年我无时不刻地在关心家乡的发展与变化,哥哥来信说:家乡已上了电,盖起了砖瓦房,卖了牲畜,接回了小四轮,你的同龄人掏金子娶回了漂亮的媳妇。 ――摘自1990年8月探家日记。 说起我的故乡其实并不出名,从武川出发到西乌兰不浪镇石材工业园区大概一小时车程,循着石材城斜对面偏东南方向走四公里便是我的故乡―― 乌兰干干。
我为准确探究家乡的汉译名,查百度、高德地图一致发现是乌兰干嘎,具体并未发现有确切的解释和记载,而我们一百多年前(光绪年间)的祖坟的碑文分明撰刻书写的是乌兰干干。谁对谁错姑且不论,因为一个村的村名一字之差或许没必要过分考究,但我还是不免带着些许的伤感与困惑,我之所以如此认真是因为这个村留给我太深的记忆和感动。
上世纪六八年出生的我到一九八七年参军入伍,整整十九个年头就是在这个乡村度过的, 昏暗的煤油灯、破旧的泥土房、邻里饥饿憔悴的大婶。儿时同龄人小山丘的欢歌笑语,生产队麦秸垛里捉迷藏的嬉戏打闹,跟随父辈为找寻几苗药材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磨破脚趾的疼痛……就向一把烙印深深印在我的心里。
这里或许根本就不适宜人居,神奇无情的造物主用一条几百米宽的大河床把原本就不规整的一个小村庄一分为二,老年人故称:东圪塄和西圪塄。每当秋季进入汛期,满河床滔滔洪水两岸人望着发呆。广种薄收靠天吃饭,陡峭分散的土地注定了家乡人牛耕马种,为了生存也不知累坏送走了多少昔日辛劳的父辈,熬死了多少牛骡马匹……
年愈不惑之年的我,每次故乡之行都五味杂陈,记忆的闸门怎能禁得住这往事的泉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朝诗人王维的一首《山居秋暝》代表了多少人美好的愿景与期盼。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让我亲眼见证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道是:春风送暖入万户,政通人和扬眉吐。昔曰荒山披绿装,致富凯歌齐欢唱。
沿着童年的小径远远望去,儿时光秃秃的小山丘早已被满山绿色遮蔽,栽种满沟满岔的沙棘、柠条、松树早已长的郁郁葱葱。让我找不回来时的路。就连小时候很少见到的狍子、野鸡、鸿雁也接队成群。半翅、兔子、獾子就多得更不用说了。
至一九九九年国家实施了退耕还林的政策,并先后取消了农业税,出台了惠民的“三农”政策。农民种地少了,负担轻了,而且还能拿到每年国家发放的退耕直补,尤其近几年,随着国家一项项惠民政策的出台,加大对中西部的扶持力度,提倡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家乡人的思想更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传统型种植已改变成效益型、高效型的药材种植,并初具规模化发展。
二00三年在尹全世冀玉珍带动下联合七户农民办起了“药材种植合作社”由过去单一的黄芪种植现已发展扩大到黄芩、干草、防风、柴胡等数个品种。全村人目前种植药材面积已达六百多亩。种植户年平均纯收入不低十万元。冀玉珍今年还被评为《寻找青城百户最美家庭》的先进。(详见4月28日呼晚报):朴实农妇“挑起药材种植合作社”
县水务局、老祝会先后配套两眼敞口井。有了政策的支持和帮扶,家乡人腰杆子更硬了。光去年黄芩黄芪育苗达八十亩,今年春季我回乡探望老母,正值秧苗采挖时节,无不为一种繁忙沸腾的场面所震憾,只见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到处一派繁忙景象,吆喝声此起彼伏,慕名而来购买秧苗,收购药材种子的客商络绎不绝,这简直成了远近闻名的药材之乡。
望着那一坡坡一片片淡蓝迷人的山茶花(山茶即黄芩)尹全世津津乐道:“这是咱村药材种植最成功的一个品种,茎叶做茶,有茶商订购;根入药有药贩回收,浑身是宝,草本科植物,适应性极强,移栽大田3-4年采收,防风固沙,生态建设与农民效益的双丰收 ,一举两得值的全面推广呀?”
转身又指着两块长势喜人嫩绿的黄芪说道,仅这一块(约十五亩)今年采收的黄芪种子按今年市场价每市斤四十元计算,预估收入在八万元左右。最后听完尹全世的介绍 ,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人逢喜事精神爽,盛世乾坤干劲足。多少年来家乡人不正是凭着吃苦耐劳敢打敢拼的那股闯劲承载着腾飞的梦想传承着生生不息。尽管她们受地域条件的制约,但没有让家乡的土地有一寸荒芜,并把它的效益发挥到了极至。
一汪汪清澈的井水恰似雨落田的滋润 ,不正是灌溉着家乡那饥渴干旱的土地。
遥望故乡,感动的让我泪眼盈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