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深夜,在朋友圈接连看到《美国的穷人,不配努力学习》和《美国教育最大“骗局”曝光:4小时睡眠,4杯咖啡,4.0的成绩》这两篇文章,以及看到文章后面那么多人的留言,忍不住要吐槽一下。
这两篇文章所犯的共同之错主要是下面几点:
1.因为国情不同,所以教育领域也不会相同,不能用中国的教育视角看美国的教育;
2.精英始终是少数,不是每一个人努力就一定能成为精英;
3.快乐教育不是不学习的快乐,而是将学习作为一种快乐的事情,素质教育不是孩子会音体美,而是通识教育;
4.社会环境不同,美国的消费者不必成为防伪专家、防骗专家、防毒专家、防坑专家;
5.科技发明不是全民的事情,是精英的事情;
6.我们总想着出人头地,而人家不需要靠教育改变命运;
7.美国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即互相配合又有清晰的边界,而我们则几乎都推给了学校;
有人会说我没有去过美国,我怎么可以下这样的结论?
关于美国的书,我多多少少读过一些。关于教育方面的就是钱志龙先生的《我在美国当校长》等三本书,以及更多的类似《正面管教》一类的书。
另外就是读过很多关于美国教育的文章。
最重要的一点,曾经有个朋友咨询我的意见是否带着孩子移民美国。去年八月,她成功落地美国,孩子也在那边开始读小学。在这之前,她的大孩子已经在美国硕博连读了。
前段时间,她专门通过微信和我谈她到美国以后,给小的孩子找学校的经历,和大孩子团聚的体会,对美国教育的认识。
澳大利亚和美国是同盟国,两个国家的基本制度高度相似,而我作为家长体验过澳大利亚的语言学校、初中、高中、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教育,也拿着移民签证在澳大利亚短期生活过。而且我的孩子还曾经是澳洲高考非常优秀的考生群体中的一员,后来被香港大学海外招生处以全球第一的身份录取。
而她,原来在深圳读书,尽管离开深圳前在深圳实验学校的重点班,但我认为她在深圳继续读下去的话是不可能考上好一点的大学的。
因为这边的教育环境是容不下一个有自己思想的学生的。
她的成长经历就是快快乐乐的。
根据就近入学的管理办法,她开始读的是普通的公办小学。
从她刚入学开始,我就时不时地念叨“糖儿甜,糖而香,吃吃玩玩喜洋洋;读书苦,读书忙,读书没有啥用场。”给她听。
给她买电脑,鼓励她早早就开始上网玩游戏、聊天。
等她三年级结束考入深圳实验小学(那一年正好实验小学扩招,全市招考200名学生)以后,几乎每天晚上都要一起追TVB的剧,周日TVB没有连续剧,就看深圳卫视的周末剧场。
她没有上过K12的任何校外补习班,大量的业余时间用于读各种各样的课外书,和网友聊天。
到了澳洲,开始学业简单,她把大量的时间花到网上,一度被众多网友推选为百度贴吧得赫吧的吧主,还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写下多篇共几十万字的哈利波特同人小说。
因为在澳大利亚,她读的是公立女子学校,所以她还在业余时间自学了多种乐器和手工。
也就是说她在学习上所花的时间并不多,她大量的时间用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这是不是快乐教育?
到了高三,她的画风突然转变。
她放弃了几乎所有的兴趣爱好,从文科转向理科,开始猛攻物理学,每天要闹钟提醒自己睡觉,一天的睡觉时间在四个小时以内,因为她以学好物理为快乐!
最后高考,她物理考了三个A+,高考总分如果按100分计算的话,她考了99.1分。
她就读的Melbourne Girls' College创办于1963年,她创造了该校的两项记录:一个人获得两门学科奖和非澳籍学生获得英语学科奖。
她一直是快乐的,就是在读香港大学,面对巨大的学业压力时,她还在业余时间除了写稿以外,她还组稿、编辑、排版、封面设计,一个人做了一个杂志社的工作,出了两期香港大学大陆籍学生的文学刊物《海旁》。
她读研究生,从本科的物理化学专业到研究生的城市设计专业,跨度之大,令人瞠目。但她依然很快乐,提前完成毕业设计,被学校邀请参加含给她颁奖的晚会。
研究生毕业,她依然很快乐。她在悉尼找到工作,虽然和所学专业不同,但是能为华为公司做企业战略发展规划还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学习绝对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而是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到里子。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教育真正做到了因才施教,这是快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前提。
我们现在强调的是因材施教,这和因才施教是完全相反的理念。
在这个前提下,根据正态曲线的形态分布,我们可以知道有95%的学生是不可能快乐学习的。
这就考验我们家长,怎么样让自己的孩子成为那剩下的5%,在快乐中成长。
我们知道,做任何事情,人们在快乐的状态下效率最高,孩子在学习时更是如此。
我还记得女儿第一天从学校回来时,我告诉她,我要做她们同学里最搞笑的老爸,我认为我做到了。
我不是那个关心她学习成绩的爸爸,我是那个总想着让她快乐的爸爸。结果,在我认为她未来可以有一份儿童科普编辑的工作时,她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不但读港大,而且还拿到全额奖学金!
注:如果你有机会带着孩子去香港科学馆参观时,电子解说里面的很多内容是她在香港大学读书期间,利用假期参与编辑的,这是她做的一份公益工作,算是对香港、香港大学培养她的一点点回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