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因为玩具坏了,跟爸爸说:“爸爸,你看我的玩具掉了一只眼睛,我很难过。”爸爸说:“没事儿,爸爸再给你买一个新的。”
孩子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觉得自己很委屈,不高兴。回到家,家长说:“你可以和老师沟通一下,主动解决问题。”
这两个场景经常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看起来好像挺有道理的,但其实都有误区,这样沟通方式的结果就是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和大人沟通。第一个场景中的误区在于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第二个场景中的误区在于在不恰当的时候给了孩子建议。
忽略孩子的感受,会让孩子觉得父母总是不理解我。在不恰当的时候给孩子建议,会让孩子感觉“两头受气”,那以后发生什么事情也不会再告诉你。
正确沟通要做到以下几点:
1.倾听。
耐下心来,说一些“嗯”、“哎哟”、“真是”几个词就够了。
2.说出感受。
当孩子说玩具坏了的时候,可以说“我知道玩具坏了你很难过,你很喜欢这个玩具,坏了真的好可惜。”当你这么说的时候,孩子自然会点头,愿意和你聊下去,因为大人已经理解他了。
3.尝试用幻想的方式来对话。
孩子很焦虑,明天就要考试了。父母有三种说法。“放轻松,我相信你能考好”,看起来是安慰但没用。“你要是早点花时间学习,现在就不发愁”,讽刺、挖苦更没用。“你看上去很发愁,我打赌你肯定希望现在考试已经结束,而且你得了100分”,只要这样说,不用帮孩子解决问题,他就已经放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