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这段时间,有很多朋友留言,“沐阳,你怎么还不更新?”
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懒癌患者的碎碎念不想为了更文去憋文,于我而言,那是件超级痛苦的事情,这样子写出来的文章,字里行间也是痛苦的影子。
写文必定是心无旁念,不参杂任何情绪的。
或者说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 心是宁静的。
最近看《演员的诞生》,国际章提到演员要有信念感,我觉得这就是我的信念。
自己认真写文的时候,一切外来因素都是置之度外的,存留在脑海里的只有那一个场景那一个画面,还有与之相对应的感情杂糅在其中……这种精神上的满足与表达的快感是在情感充沛时把文章一气呵成时才有的。
田宝老师问我,你想通过写作得到什么?其实老师对市场营销,还有思维是非常擅长的。可是对于营销,个人并不是那么的感兴趣,思维这东西,复制不了,自己有意识的去培养还有可能……
懒癌患者的碎碎念田宝老师讲课的时候说,如果你只是想表达,想自嗨,那就写日记,留着自己看就好了;你的文章要给别人看,你要想它能让读者从中获得什么?
越长大越会觉得这世界不是小时候想象的那样,人与人之间来往总会涉及到你对别人有什么样的价值。久而久之,形成了在你能帮助我的前提下,我们就有交往下去的必要,否则就没有下文。
写文章是否也是如此,必须要对读者有益才有发表的必要?
这可能要考虑到作者和读者双方,立场不一样,需求也不同。 作为作者,我会去写我觉得对我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哪怕只是一篇反思。那如果我是读者,我看到标题也会在脑海里闪一下: 这个对我有没有用? 我有必要打开吗?
如果我觉得标题所呈现的信息和自己的兴趣以及想要提升的方面,不沾一点边儿,我想我也没有打开的欲望。
懒癌患者的碎碎念这样说来就很明朗化了。之前在这个点上特别纠结,一直迟迟不愿动,我把考虑读者感受误判为为取悦读者而写作。 是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考虑到读者感受,又能满足自己表达的欲望。
念念,是我的书友,线下见面,她是个非常直爽有思维的妹纸。
我第一次接触简书,是在面基后不久,念念在书友群发了她写的文章,她自己说是碎碎念,念日常生活中的趣事和来自陌生人温暖的帮助,还有时事热点的小评论,每篇文章都有她独特的味道。
我忍不住关注她,她给我介绍这个写作软件,我很开心地赞叹,现代生活越来越便捷,这可大大地解决了随身携带纸笔写文的不便。
大概一个月后,念念发表了一篇“这是我最后一次在简书上写文章”,我好奇地去了解原因。
念念表示,她觉得简书应该是写作的一片净土,但是当她知道这里面需要各种营销手段的时候,她接受不了!
所以,她退出了简书!
我当时被她这雷厉风行,嫉恶如仇的果敢性格雷到了。
如今,各种资源都在整合。文章写得好的,也不见得就一定能遇到伯乐,电子网络的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必定冲击着原来的生活方式。
趋利避害,是面对这些变化的态度。不管形式如何改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只想通过我的坚持,达到我想要的状态。
懒癌患者的碎碎念不疯狂不成魔,不批判这种方式,每个人学习的方式不一样而已。没有哪一种方法是万能的。在众多方式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田宝说,我们这个年纪谈兴趣爱好太奢侈。我开始想,我是真的喜欢吗?还是附庸风雅?
想了很久,没有谁说我喜欢我爱好就一定要把这爱好做到那种功成名就的阶段啊!
每个人的想法和坚持的方式都不一样,标准也有所不同。有的人把爱好钻研成专业,这种精神和专注度值得学习。在能够兼顾的情况下,往深度发展更好。
在这个过程中,和田宝老师沟通的时候,非常感谢他给我写作方向的指导,也就是人物的描写。
这个点,是我自己以前没有察觉到的。我的记忆很敏感也很奇怪。小时候的事情记得特别牢固,尤其是接触过的人,印象里很清晰。
懒癌患者的碎碎念上学时,对于朱自清描写父亲的《背影》,鲁迅先生的《孔乙己》、《祥林嫂》、《阿Q正传》记忆特别深刻。
通过不同动词的衔接,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每每读到这动作描写的段落,就仿佛是身临其境般。
在缺乏视频动画的学生年代,我感叹文字带给我丰富的想象力,陪我度过了那么多个很多人觉得很无聊的学生时光。
每每学到或者领悟到某位大家用某种方法达到了怎样的成就,心里便会对这素未谋面的“老师”肃然起敬,也许今生达不到别人那样的高度,至少可以缩小差距,不是吗?
所有一切优秀的人都是值得被学习的。在《断舍离》里,学会了一样东西:在从现在开始到将来的预期时间里,你需要吗?
需要,就去学习,并且要学其神而不只是形似。不需要,再优秀,都不要花时间精力去模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