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我和妹妹一起去爸爸家照顾爸爸,让Z姐放假一天。我给爸爸带了水写毛笔字的布,让他没事写写字;妹妹给爸爸带的幼儿园算数用的积木,让他练算加减法。
毛笔字爸爸还真写了好几遍,写了干,干了再写。但摆积木算数,他自己不会,也不愿意做。需要有人在旁边指导,帮助才能勉强造成。
中午我给爸爸做的小鸡炖土豆,爸爸吃的可香了。整整一天爸爸沒作没闹表现很好。如果爸爸这样表现照顾爸爸也不太费劲。但问题是爸爸不总这样,过段时间无缠头地闹一阵。闹得目的就是想改变,爸爸接受不了“一成不变”,对生活总有想法的人。总希望明天会更好。
按道理说年轻人有创新思维是好事,老人尤其是失能老人,在生活上不安于现状,不断想求新求变,说白了就是“折腾”。昨天听我家亲属说一句话,感觉很有道理。他说:谁也别想改变老人什么,老人无论是认知习惯,还是生活习惯,根本都改不了。
一个同事和我说她的经验:老人也和小孩一样,越对他好,他就是各种“作”,而且是谁对他好,他作谁。谁对他不好,他怕谁。你爸总作,说明你家姑娘都太孝顺啦。
是呀!就像家里的孩子平时什么都依着她,惯坏了,出门作闹,父母管不了,只能丢人现眼。惯孩子是不提倡的,叫“惯子如杀子”;惯老人社会是鼓励的,叫“以顺为孝”。因为惯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使然,惯父母却不是儿女的天性做法。一些人对父母说话,总是很强硬,极没有耐心。
那天听了一句话叫“家贫无孝子”。虽然有点绝对,但想想多数情况是这样的。自己家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哪有精力、经济去惯父母,能不啃老就不错了。
02
我的春节,我的年初七是婆婆80岁生日。婆婆这个人就是不过生日,我结婚20多年,头十几年,我都不知道她具体是哪天生日。身份证上,无论年还是日月都是错的。过去农村户籍制度比较混乱,好像好些人都根据自己的需要改过。我公公当年身份证年龄就比实际年龄小三岁,我婆婆小一岁。
算这次一共给她过过两次生日,上次是75岁在饭店过的。我年前腊月二十一刚参加完二姨的80岁生日,想起来初七婆婆也该过80岁生日了。就一再叮嘱老公别忘了张罗过。婆婆知道后还表示不过,我说:就在我家吃,随便做几个菜,都是咱自己家人,也算过年继续聚一聚,挂个名头算“过生日”。婆婆才勉强同意。
我做菜水平很有限,马马虎虎做了十个菜。下午又让儿子去打包幸福群力店买蛋糕。单位过年发了一张该店的200元的蛋糕卡,我又给填了200元。儿子买个一个378元十寸水果大蛋糕。据儿子说,是现场现做的,所以特别新鲜。
两天时间陪着两位老人度过,虽然自己辛苦点,忙碌点,但真的很开心,也算是自己对自己内心的一个交代。否则不去做,虽然身体轻松了,但内心不轻松,有失职感,甚至是“负罪感”。
我的春节,我的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