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守护
每晚九点半,陪你读封信,温暖一家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0318845/74cdaa4b36da7f6c.png)
郑辰逸
历史杂志编辑,西班牙语翻译、作家、摄影师。
编辑郑辰逸:
骡马市,木头市,五味十字,琉璃街。竹芭市,西羊市,书门贡院,饮马池。
西安的每一个地名都能道出无尽的历史渊源,那些出现在历史课本和文人词句中的地点,依然存在于西安的大街小巷。
学者王小波先生有句话常被人反复叨念:“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
许多人都记住了这句,却忘了后半句:“对我来说,这个世界在长安城里。”
每一个生活在西安的人,都有一段关于城市的梦、幻想、故事。
这段梦里、幻想里、故事里,有对城市的期望,有对自己生活的执着,也有对城市里一点一滴美好的感动。
西安古都,在我眼里充满神奇色彩。
西安,一块古老的土地,十三朝古都,历史老人曾镌刻了无数的辉煌;
登上城墙,从这头到那头,仿佛穿越了一个世纪。从城门这头,到城门那头,是两个不同世界的转换。
不了解西安的人,永远猜不到一座城墙一扇门隔开的是怎样不同的两个世界。
穿过鼓楼,踏着斑斑驳驳被磨得黑亮的青石板路,寻觅一碗香飘四溢的羊肉泡馍,一杯沁人心脾的酸梅汤,一块甜香绵软的玫瑰镜糕。
听卖羊肉串的叫卖声,听店小二沙哑的报菜声,听游客一句句不流利的“嫽扎咧”……
古都,古称长安。重温历史遗迹,总在幻想着西安这座古都达到模样,朝起朝落,这座古都见证了多少朝代的兴盛衰亡。
古都长安,沿着时光隧道前行。
就像王小波先生的那句话:“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对我来说,这个世界在长安城里。”
长安城应当是诗意的。不必描写太多,提到长安城三个字。就已经有着一股诗意了。
然而长安城却不单单是王小波的长安城。诗意也不仅仅是王小波一人的诗意。
走在今日的大雁塔广场上,每隔十米左右的一个正四方灯柱上,四面都会刻满各种各样描写大雁塔、曲江与南湖的诗句来。而雁塔、曲江与南湖。却仅仅是长安城的一角而已。
长安,这座与中华文明似乎一样年纪的城池成就了无数的落魄诗人,见证了无数的爱情,摧灭了无数梦想。
王小波的世界是纷乱而美丽的,荒诞不经,嬉笑怒骂,真实赤裸。他说,历史正在被超越。
是的,中国人看过了太多的思无邪,太多的庄严滞重,也太多的面具和做作。
我们需要有一个人来还原现实,更需要一个人教会我们在生活的本真中,诗意地栖居在尘世间。
长安城也应当是诗意的。我见过太多描写长安的诗,文章与小说。
无数描写长安城的诗句,我唯爱唐末农民起义将领—黄巢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我想黄巢也许是爱这座城市爱到痴狂,才会萌发出得不到的,就要亲手将它毁掉的感慨吧。
就像作家沈从文先生,在《边城》中将湘西描绘的如仙如醉,如诗的边城,诗意地演绎着人生,诗意地演绎着生活。让人对湘西的生活如此神往。
就像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在《江城》中将重庆的一个江边小城描写的如梦如幻,写的我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发了疯的想去涪陵。
所以,我来到了这个,诗词里千百年传诵的长安,因为我想知道,诗词里的长安与现实里的西安,有多契合,或有多不同。
我踏着夏日的炎热,在长安城上迎接了18年的6月,怀着对这座城市的无限向往,穿越千年,梦回杨贵妃沐浴醉酒,梦回诗仙李白作诗写赋。
就算,长安只是漂浮在西安城上空的一个幽灵罢。
西安人总是讲梦回大唐。长安城也只有在梦中才会存在。现实的,是如今的西安城。长安城,是西安人给自己筑的一个梦。
然而,梦也好,现实也罢。即便长安和西安存在在两个时空中。不得不承认的,却是现实与梦共同的组建成了如今的西安城。
寒夜常梦见,你鹤发童颜。
长安,长安。
郑辰逸说:西安古都,在我眼里充满神奇色彩。登上西安的城墙,从这头到那头,仿佛穿越了一个世纪。从城门这头,到城门那头,是两个不同世界的转换。
你做好出发的准备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