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矛)者,长柄刺击兵器,有兵中之贼,百兵之王的说法。
一般枪矛合称,枪略短于矛,长度如身高,因使用者而异。
用者,扎、崩、点、穿、劈、挑等
其中枪法扎的方式,分别有上平,中平,下平。
所以就有,
“中平枪,枪中王,当中一点最难挡”的说法。
再则枪术也是十八般武艺中难学的,“年拳,月棒,久练枪”,可见其难以掌握。
历史发展中记载了耍枪的套路,著名的有杨家枪、四平枪五、虎断门枪等。
先秦战国到汉朝,(戟是戈和矛合体)常用戟来,主要是由于攻击距离远。一般战车多。
三国时,矛取代戟(枪矛本合称,可能当叫法是矛),主要是扩大杀伤力。
用枪高手有赵云,张飞,马超等。
到了隋唐,(隋唐是中国鼎盛的时期,特别到了唐),枪的枪术也得到突破与发展,当时有枪配合战马,有马枪一说,测试马背上用枪的能力。也为后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到了宋朝,十八般武艺的提出,对冷兵器谱进行归纳总结,也促进热兵器火药出现,使得冷兵器作用日趋下降。但是冷兵器还是有它独特的魅力。
接下来明朝,枪的发展,主要由于东瀛倭寇的侵犯,那时候民间武林人士及军队领导们都习武练枪来抵制外敌。
清朝由于火器的使用,枪逐渐淡出。
枪的文化。反应了使用者的性格,体现了光明磊落,干净利落的特点,还体现了稳而不死武艺高强的特点。如赵云,林冲等。
时间是一个强大的东西,枪虽然退出了军事舞台,但是它带给我们的历史意义非比寻常,枪有枪的文化,枪有枪的内涵,枪再怎么变,本质也不会变的,只不过外观随着时代变化,本质还是作为一款好的兵器,好比人对事物(或人)的行为,专注的本质不曾改变,练枪者也可以提高民族自豪感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