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的问题是用来回应的而非回答

孩子的问题是用来回应的而非回答

作者: 刘超宁 | 来源:发表于2018-06-11 05:27 被阅读12次

背景介绍:家有双胞胎男宝,名为幸福和吉祥。

“妈妈,我想吃冰激凌了。”小吉祥在回家的路上提出了这个想法。

你听到这句话想怎样回应?

想拒绝,想给孩子讲讲吃冰激凌的坏处?

此刻你的内心有没有一丝担心,担心拒绝孩子后他会大哭发脾气?

先说说Twins妈以往的“宝(cuo)贵(wu)”经验吧,每次都让我死的很惨:

“你看看今天的天气不是很热啊,吃了冰激凌你会肚子疼的。”为了阻止孩子的要求,我先用“肚子疼”来了一个威胁。(P.E.T.里称之为沟通绊脚石)

Tips:P.E.T.认为在沟通中有12种沟通方式是损害沟通关系的,这些回应方式对关系是“非治疗性的”或是“破坏性的”。这些回应方式会使孩子感到内疚、无能,减低孩子的自尊,引起自我防御,激发憎恨,使他感到不被接纳。

“不可以,我就要吃冰激凌。”果不其然,一个威胁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坚定了孩子要吃冰激凌的决心。

再往后便进入孩子委屈着哭闹着要吃冰激凌,老母亲的内心也陷入无比的挣扎:

到底要不要捍卫自己的决定,如果这次妥协了以后孩子会不会变本加厉,一要冰激凌就得给?

不给他买越闹越厉害,除了买冰激凌还能有什么办法不让他哭闹?

版本一故事结局:为了不让孩子哭闹妈妈妥协买了冰激凌,之前内心的挣扎都统统放掉,先让孩子不哭了再说;但内心很不爽,之前内心的焦虑更加严重。

版本二故事结局:妈妈捍卫了自己的决定,对孩子进行了批评教育,最后孩子无奈放弃要求但很不开心,妈妈因为批评了孩子并没有因为坚持了自己的决定而开心,反倒陷入一些自责和内疚之中。

以上两版故事结局是发生在Twins妈学习P.E.T.之前最经常出现的桥段,是否也是你家比较经常出现的局面呢?

Twins妈学了P.E.T.之后,孩子提出“吃冰激凌”“吃棒棒糖”“吃巧克力”“吃冰棍”的要求依然不少,只是Twins妈更淡定了,因为我知道:“孩子的问题是用来回应的,而不是用来回答的。”

“妈妈,我想吃巧克力了。”吉祥充满幻想的发表着自己的想法。

“哦,你想吃巧克力了。”Twins妈积极回应着,表示我看到了他的想法。

“巧克力可好吃了。”吉祥继续想象着他的美味。

“是呀。”Twins妈并没有跟着孩子去深入。

“妈妈,等下到家我要去公园玩。”当我还没从巧克力的美味中切换过来时,吉祥已经开启翻翻篇模式。

又是一个早上,奶奶分别给俩娃带了些樱桃在路上吃,幸福半路突然埋怨:“妈妈,奶奶给我装的樱桃没有吉祥的多。”

“哦,你也想要吉祥那么多的樱桃。”

“嗯。”接下来孩子一路开心的吃着樱桃,再也没提“樱桃多少”的事。

当一次次在平常对话中接纳孩子的想法和观点,不带任何目的和评判的去倾听,我发现孩子只是想和你表达一下他的想法而已,在这个想法里其实并没有什么期待,并不需要解决办法。他需要的是父母的看见和理解,他需要的只是“父母对他这个想法的回应。”

当我看见、理解并接纳孩子“想吃冰激凌”“想吃巧克力”“想去商场玩”……等等一系列的想法时,孩子便满足了。当父母把回应止于看见和理解,不去评判孩子想法的是非对错,孩子自有“向社会主流价值观靠拢和生长的力量。”

一旦父母开始对孩子的想法或行为进行好坏对错的评判,便开始自己的“灾难化想象”。开始担心此时不去纠正孩子的想法和行为将来孩子便会如何如何的无法管理和失控,便会变成一个多么糟糕的人,有一个多么糟糕的习惯。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卡尔.罗杰斯曾经说过:要相信一个人的向光性和扎根性,在没有过多限制的情况下一个人会主动向社会主流价值方向靠拢。

当我们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孩子心中自有对错判断,这个判断一定是和主流社会价值一致的。

接下来赶紧试试吧:当孩子提出一个问题先试着回应他,而不是立即判断好坏对错以及如何回答和评判。

--------------------------------------------------------------------------------

P.E.T.-父母效能训练(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它传输的是一种正确的沟通方式,这种沟通方式基于孩子和父母的感受而传递,同时它更是一种能够看见孩子和自己真实感受及情感的便捷方法,它的沟通是基于情感本质的沟通,解决的不光是亲子冲突,还有自我认知的矛盾。

相关文章

  • 孩子的问题是用来回应的而非回答

    背景介绍:家有双胞胎男宝,名为幸福和吉祥。 “妈妈,我想吃冰激凌了。”小吉祥在回家的路上提出了这个想法。 你听到这...

  • 问题是用来发现,而非解决

    通常当孩子出现一些我们所不能理解的行为时,我们总是急着去教育孩子什么是对错好坏,或者下意识的去否定孩子当下的状况,...

  • 16

    05 边听边学 无止境的为什么,是在寻求好的解释 孩子对自己的问题是否被充分的回答非常敏感。他们回应一个不太明确的...

  • 2020.12.27 《园丁与木匠》10

    永无止境的为什么,是在寻找最好的解释 孩子对自己的问题是否被充分地回答非常敏感。他们回应一个不太明确的答案或者没有...

  • 问题是用来解决的

    当出现问题了不是选择看剧逃避,而是要想方法,积极行动起来,不是把问题解决了就是能找到其他机会

  • 问题是用来解决的

    中介不专业,租客问题N多。 从情绪上来说:拉倒吧。 男人嫌烦,也是没有好脾气。 那我呢? 情绪又不能解决问题。 心...

  • 俞敏洪在讲,我在听……这些话太合口味了

    一,中国孩子回答问题是为了荣誉,欧美孩子回答问题是为了参与。 二,学习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才有可能把人培养...

  • 为什么Bert的三个Embedding可以进行相加?

    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回答了,但多是数学层面而非业务层面的:embedding 相加和 XXX 等价,但问题是 XXX...

  • <如何说>一件幸福小事| 2016.09.18

    试着专心倾听孩子一次 不回答 只回应^_^

  • “哦”,我越来越讨厌这个回应了

    “哦”,是对对方的一个回应词没有错,我们也常常用没有错。 以前,我一直觉得,“哦”就是一个普通的回应的词,用来回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的问题是用来回应的而非回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ej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