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周末的时候,我在简书写到自己要每一周写三千字。当时觉得简单,但是转眼一周过去,真正坐下来想要写点什么东西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想法要去写。
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思考之后发现自己其实在有这样的一个想法的时候就有一个错误,那就是之前在学校的时候,我每天可以花一下午或者一天的时间来写一篇文章,可以有大量的时间让自己去思考自己可以写什么。而现在工作之后呢,每天下班回家基本都在十点半以后了,有时候甚至回来都十一点半,基本是没有一大块的时间来思考自己应该写什么的,即使想到了,当时也没有一大块的的时间来写。这样一来,到了每周末的时候,发现自己没有什么可写的,对自己达成目标就会形成阻碍。这样往复循环几次,可能就会磨灭掉自己写下去的决心,毕竟对于每个人来说,顺境更利于成长,阻碍太多,很容易磨灭人的耐性。
如果自己每周给自己定一个主题,然后每天在闲暇的时候就看一些东西,然后把一些只言片语记录下来,到最后需要写作内容的时候,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内容串联起来,讲清楚即可,这样等于说就是把一个困难的任务拆成一个个小任务,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完成这个任务的难度,也更加容易被自己内心接受。除此之外,这样的一个方式也是更加符合自己的工作作息时间。
对于个人写作来说,如果不是写一些创作水平很高的内容(如文学小说)的话,每天积累一些只言片语最终将其用语言组织起来比依靠自己的灵感来想要容易的多,可持续性也是更强的。
二,.未来什么样的职业可能会有前途?
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我目前的看法有两点:
1.看你的工作是以人为核心的还是以机器(非人本位性质)为核心。这句话怎么解释呢,其实就是看你的工作内容是直接触达到人,还是通过其他媒介才能触达到人。虽然这两类的工作最终都是触达人,但这是所有工作的最终目标,所以这个终点对衡量自己工作的价值没什么用处。
我们需要关注的就是这个媒介,这个媒介越短,你的工作在未来的价值也就会越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拿自己目前的工作数据分析(初级的数据分析师)来讲,我们每天需要做的就是根据产品,营销,或策划的数据需求,然后来写SQL取数,然后用一定的方式呈现给需求方,然后需求方再拿着我们的数据去做一些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工作结果想要触达到用户,需要经过的媒介就是需求方(产品,营销,运营等)。可以说,我们离最终的作用对象是相对较远的,我们的关注点在于数据,而不是在于人。因此作为一个刚入数据分析门的人来说,做一个简单的为别人需求提供数据的工作其长远来看其价值还是非常低的。尤其是随着AI的进步,这些工作完全都可以由AI来做。
而那些能直接触达到最底端用户的工作来说,在未来其价值肯定是要高于媒介稍长的工作的。比如产品,运营这一类,他们的关注对象是直接触达用户的,也许在短期来看和那些长媒介的工作价值差别并不大,但是长期下来,对于个人的素质成长来说,其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在直接触达用户的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通过不断地沟通,积累资源,增长见识,以及对人的感知这些摸不着的能力增长将会在未来发挥巨大的作用,这些也是AI无法去理解,无法做到的(至少目前来看是这样)。
2.工作的内容是否是具有程序化,固定化的逻辑结构,如果工作内容是这样的化,AI就很容易学习,你目前所仰仗的这些技能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因此对照自己的工作,在初期做一个简单的取数人这无可厚非,毕竟刚刚入职,很多基本技能都需要学习,但是如果长期这样,比如一年之后依然是做这些,那么这样的一份工作没什么价值了,因为你只是满足别人需求的一个取数机器而已。因此,我个人认为,数据分析师的核心能力一定是在对于业务的理解,而不是在技能上。
-------其他的内容,想起来再写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