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都想弄明白这个问题,为什么我总是没底气?
从毕业到现在已是第三个年尾了,可站在讲台上,或是和家长沟通,我还是忍不住地没底气,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不够大气,立场不够坚定,做事情瞻前顾后,做决定畏首畏尾,害怕自己的决定是错误的,从而触犯众怒……好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啊!
细细想来,我总觉得底气不足,觉得差劲,一方面是有谦虚之意,但谦虚过度,则变成了事实,则在潜意识里催眠自己:确实有些底气不足!另一方面,则是选错了比较对象,给自己徒增压力!
中国文化讲究中庸之道,为人不能自满,要谦虚,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教育,但“正确的评估自己、认识自己”的自信教育,对于80年代末的这一代来说则很匮乏,赏识教育、爱的教育也是最近这些年才风靡校园。我们小时候崇尚的是分数,信奉的是棍棒底下出人才,羡慕的都是你看看你怎么这样,那个谁......梦想成为大家口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可长期这样的被比较,这样的耳提面命,这样的“谦虚”,让我们没能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或者说我们缺乏正视自己,相信自己这样的理念。一旦走出山村,迈进大城市,这样的我们就迷茫了,就没底气了。看不到自己“勤奋、自立、会洗衣、会做饭”的优点,当被人夸赞你真白,你好认真时,我们便心弦紧绷,觉得自己肯定还没做好,或是不够聪明……长时间的潜意识里否定自己,使我们只会看到别人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好,所以常常没底气。
再加上小时候我们便耳濡目染“别人家的孩子”,长大后,我们也习惯性地把眼睛放在了别人身上,看看其他班的成绩,看看其他老师发的群消息,看看其他老师的百般武艺,越看越惊心,越看越自惭形秽,就差破天一吼:怎么我什么都不会啊,他们怎么那么厉害,哎!在这样的比较中,我们就更加没有自信,更加没有底气了!其实静下心来,我们就会发现,这样的比较是不对等的,我们挑错了比较对象!我们看到的优秀成绩,看到的杀伐果断,看到的百般武艺,那些老师都是“身经百战”历练而来的,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他们早就遇到过了......不对等的比较,就是给自己徒增烦恼!
所以,亲爱的,当我们缺乏底气时,当我们又在捶胸顿足时,请冷静下来,想一想自己是否太过谦虚,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再想一想自己是否挑错了比较对象!当然,终身学习是增强自信,永葆底气的最佳武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