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灵普照

一灵普照

作者: Motif | 来源:发表于2015-04-16 18:28 被阅读18次

以下是对毛贻君关于一灵普照的零散聊天的记录:

我直觉上认为,从小尺度的地方往大尺度的方向看是不对的,要反过来,要到最大的整体那里,看到全部,我称之为“一灵普照”。
我觉得思想史要放到生物功用的框架里,为什么人类需要思想,只有从这个角度,思想史才立得起来。思想史和政治史经济史一样,也是人人参与的。表面看大多数人都似乎不需要思想,有碗心灵鸡汤就够,但大多数人的思想状态其实构成了人类思想史的背景。凡是历史,都有“目的”,只是这个目的一定要加引号,因为这个目的不意味着某个主观意志而是表示一种功用。但一般所谓的思想史又很狭隘,狭隘到单独看这个思想史的话,你看很难看到其功用。那么思想史属于哪个更明确的框架呢?用我自己的私人词典里现在最流行的词汇,叫一灵普照。因为一灵普照就是明确的权能,而所谓思想,仅仅是这一权能最初始与粗糙的形态。因此,所谓思想史,存在一个可以在个体实现的演化目的地,就是那一权能被明确确立。人有别于动物的都是一个指向,粗糙的说,这个指向就是要超越动物,站在已经稳定超越动物的位置,那个指向就会更加明确,就很像爬山,当你还在山脚时,你无法知道哪条路最好,只能囫囵囫囵往上爬,等等一系列曲折,等到你爬到某个高地,你就可以盘算审势,就可以对自己的目的有了更明确的期望。人类的思想史就是这其中一条主要的路,只不过这条路离开山脚并不远,朦胧能给人指出下一步怎么走,但又远非方向明确。

所谓一灵普照,不是一个思想上逻辑上构造出来的概念,而是指一个切实成立的境地。人抵达此一境地的感觉无比奇妙,我也是新来乍到,从哪儿都可以说起来,但说什么都未必尽到了意。以为通用的词汇都有它的问题,若是纯用我自己的词汇,又无从交流。一灵普照大概可以归结为三个关键词:姿态,无漏,贯气。姿态很重要。任何一个东西,熟悉的,或陌生的,都得有能消融它的姿态。熟悉的东西会是常新的;陌生的东西,则会是亲切的。姿态的建立有个门槛,至少得确保自己内在的深度宁静。万事万物,任一东西被你凝注,你就得建立一个正确的姿态,否则,它就是无法理解的。

姿态,还可以有很多翻译,例如,智慧,角度,感觉,观照,等等,各有所长,但我宁愿用姿态,这个更容易建立与常识的距离感的词。在普通的学习体验里,很多人应该都有一个经验,就是对事物的理解角度很重要,能决定你是否顺畅的理解它,这就是所谓角度,立场。这就是一种原始的姿态。这种原始的姿态其实是可变的,会随着你的宁静而深入。这就是不多的人才会有的体验。甚至,一个是否正确的姿态,能决定你是否看到某些东西的成立,或者说存在。对于一个缺乏正确姿态的人来说,这个世界绝大多数重要的东西,都是他看不见的。所以即使是我们身处日常庸碌,一个转身,如果你有了一个良好的姿态,这个世界于你,立刻会变得如此不同,如此饱含意义。所以,这个姿态,包含了情绪,认知,生理的专致,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智慧。但是切记,这个姿态,不是能够做作出来,不是通过阅读一个描述就能模仿出来的,任何一个正确的姿态,都首先是一个诚的姿态。这里的这个诚字,周敦颐在他的通书里有完备的阐述,不赘述了。

相关文章

  • 一灵普照

    以下是对毛贻君关于一灵普照的零散聊天的记录: 我直觉上认为,从小尺度的地方往大尺度的方向看是不对的,要反过来,要到...

  • 我佛慈悲

    佛迎八方来客, 佛前心诚则灵。 佛光普照大地, 保佑国家万民。

  • 佛光普照(一)

    佛光普照(一) ——小锶 佛说平常心 按理说以我这浅薄的佛学知识,是不宜写佛学的,可是我太迷恋了,先把我的一些体会...

  • 普照

    文|峰语 东方有瑞祥 七彩云朵却是初夜的梦寐 那是等着的要来 还是腾云驾雾的快活 大火来了 大雨来了 我们的生活按部就班

  • 普照

    阳光普照大地。 此时的阳光与从前的阳光是否不同?这大地是否 还是从前的大地? 这天空, 可还是从前的天空。 而我们...

  • 普照!

    阳光普照,万物生机,霞光万丈。大地尽朝晖。

  • 普照

    日升。

  • 普照

    我是一团光… 我从天空升起,又落下… 我俯视着世人… 世人常常望着我… 他们欢声笑语,可是我却开心不起来… 我每日...

  • 普照

    一层,日光普照影重重。十层,老树年轮岁重重。百层,古寺轩窗影重重。千层,佛影摇曳映古灯。

  • 普照自己 普照众生 普照万物

    其实我们活在这个世上 不该向社会大自然无休止地索取侵占掠夺 通过自己的劳动智慧获取生活所需 日常应用 这无可厚非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灵普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gsf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