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作为国内众多年轻人奉为成功人物典型之一,也是成功学的大师和传销组织抹黑的大目标。那么马云真如同他们嘴里所说,草根,不学无术?马云的父亲,马来法,浙江省曲艺家协会第四,第五届主席。而马云本人,科班出身,1984年被杭州师大录取。大多数人都知道,马云的英语水平很高,且不说在那个时代能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即使放到现在,按照比例来说,还是很少的吧?也正是因为这点,他有机会接触了美国,接触了互联网,才有了今天的阿里巴巴。试想,就算没有阿里,凭着他在英文上的造诣,在一个领域内也会相当不错。往退一步说,他单单拼爹就能过着比常人舒服的生活。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甚至接触到所谓的成功学,公司组织听大师讲课,学的是一些什么东西呢?比如,双手拼命挥舞,双脚使劲跺。加油加油我最强,加油加油我最捧。套用一些虚构的人物故事,或者抹黑名人来达到洗脑目的,被成功洗脑的人就会开始在朋友圈发表劣质名言,铺天盖地,每天似乎都被打了满满的鸡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既没进步,也没改变,只是大师炖了一锅好汤,肥了自己的腰包罢了……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加拿大滑铁卢心理学家戈登·彭尼库克做了一个实验发现,常在社交网站发表劣质名言的人,越容易相信非常人能办到的事,但他们的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偏低。
那么,像常在社交网站发布这类劣质的名人名言,还有虚构的名人故事情节,是一个怎样的群体呢?首先一点,文化程度偏低,也就是认知程度。以前常见的是李嘉诚司机的故事,这个可以度娘自查,像这样的故事,稍微有点思维的人,都可以辨别有无。这么没边的事情,转发量却高的出奇。现在,开始黑鲁迅了,我们这个近代著名的学者,网传最流行的一段话,人生到了一定的年龄,必须要扔掉这四样东西……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后面写的什么了吧?这哪能是鲁迅说的阿,知历史和有读过鲁迅作品的人,这根本就不符合鲁迅的写作风格,还有就是时代背景。一听就是鸡汤段子,但是却也飘遍各大社交网站和朋友圈,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为什么传销组织,和所谓的成功学大师,总爱拿一些名人来开刷,甚至抹黑到目不识丁的程度?一是他们的名头和财富人尽皆知,二来就要看听的都是些什么人了,这些人除了李嘉诚,马云就是比尔盖茨,而他们也只知道人家有钱,却不知道人家有才。假如那些大师们要是讲林微因,陆小曼,沈从文,他们谁会去听?即听不懂,也不对路阿……接着就开始胡扯了,这些大佬们也没读过什么书,也没文化,看看,照样成就一番大事业。当然,他们不仅把成功当成是投机取巧,也把成功的定义看的太单一,不信,你问问这个群体,成功是什么?除了有钱还是有钱。
这样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一个是眼界不高,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某个人把成功的概念全划等于金钱的时候,还有什么成功可言?只认富豪,土豪?觉得经商简单快捷,没有门槛,即不用考试又无需学历?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今年有一篇很火的文章,源于北京高考状元的一席话,标题为寒门难再出贵子,相信不少朋友应该看过,写的是原生家庭观念的影响。里头有一段话令我印象颇深,越穷越天真,觉得财富来的容易。而事实证明,所有正真意义上的商人,有几个不是读书出来的?无论商人也好,还是想在任何领域有所成就,都离不开读书学习。当然,若你还要拿那些不读书而成功的大老板作为一个标杆的话,我想告诉你的是,这个比例跟买彩票中500万差不多。我看,还是不读书而成为最普通的员工多吧?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商界大佬的子女们,翻阅大量相关人物的资料,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富二代都有出国留学的教育经历。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他们标志着挥金如土,花天酒地,败家。然而真是这样吗?事实恰恰却相反,他们不仅有着含金量十足的高学历和才华,在许多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这些顶级富豪们,不仅自己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对他们的下一代的教育也更加注重。同时这也是中国当下阶层的一个缩影,但凡是家庭条件越好,子女受的教育程度越高,而寒门出贵子真的也越来越难。按常理,一个人穷,应该很上进,知道生活的不容易,但我看到的很多寒门都不是这样。不愿意学习,虚荣攀比,好享受,素质普遍不高。不要总是认为有钱人瞧不起人,势利眼,真正的有这些毛病的大多还是底层的圈子。他们自己互相嘲讽,谁都想跳出这个圈子,却又深深融入这个圈子。你能听到他们说,不就是有钱吗,有钱了不起阿,但是你几乎听不到几个有钱人去嘲讽穷人没钱。你能听到他们说,不就是上过大学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你几乎听不到几个大学生去嘲讽学历低的人没文化。不可否认,文化程度高,素质普遍高,文化程度低,素质也普遍低。
在这个人心浮躁,被资本主义至上洗礼的社会。不仅造就出了一大批令人痛恨的传销组织,可耻的成功学大师,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异想天开,不学无术又总想着一夜暴的人们……他们会因为金钱而左右漂浮,因为金钱罔顾道德底线,毫无原则,哪怕一个人的人品差到极点,但只要有钱,人们照样是前呼后拥,争相溜须拍马。到最后,却往往仍旧沦为底层?这不仅是物质上的贫穷,更多的是知识上的贫穷。因为人一旦无知,就会愚昧,便会丧失骨气。
所以我们常常说文人有傲骨,略知历史一二的人都知道,古有屈原、陶渊明、杜甫、范仲淹、文天祥……而近代,民国时期,更有一大批的著名的文人学者,朱自清、鲁迅、闻一多、蔡元培、马一浮、刘文典、马寅初等等……给再大的权,再多的金子,哪怕是命都可以丢掉,也要留有气节。他们哪个不是铁骨铮铮!而才能与骨气是成正比的,往往越有才能的人,越不会为了名利而去卑躬屈膝,虽然他们只需要稍微弯弯腰就能得到。而读书与不读书的人差别就在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