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六月份端午节过后住了二十多天的医院,出院后不久就给爸爸找了个保姆。
说起找保姆,爸爸开始是极不情愿的。但是自己都柱上拐杖了,往后如何做一日三餐?子女各有各的事,如何能够做到天天陪伴?加上从住院不久姊妹三个就开始做爸爸思想工作,还有现实摆在那里,无奈爸爸只好同意。
总的来说找保姆的过程不长,也比较顺利。重要的是,至今为止,爸爸对保姆刘姐很是满意。
爸爸找保姆的要求,一是晚上不在家里住,二是也不要在家里吃饭。那也就是说,每天只需要做两顿饭而已。中午晚上到做饭点来,做好饭收拾完就可以走了。
爸爸一个人的饭菜很简单,每顿连做带收拾怎么也不到两个小时,也就是一天工作三个半小时,怎么也到不了四个小时的时间而已。
虽然工作时间不长,类似钟点工,但是家政的黄金时间被占用,所以保姆想再找个东家很困难,因此即便每天来家工作的时间短,也是按照保姆的工资结算。
就是这样,第一个保姆来了,一了解情况,还觉得不满意,又是说离家太远了,又是说做好饭不让在家吃,回去还得自己做,没有这个道理……那我们的需求就是这样,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于是第一个告吹。
后来,又一家家政介绍一个,爸爸一看照片,三十九岁,觉得太年轻。我倒是觉着年轻干活利索,不过看照片又觉得有点凶,又想年轻可能不懂老年人,理解不了老年人的饮食需要清淡软烂……于是作罢。
妹妹又在网上联系,网上当即推荐了两个。经过咨询了解,又是看照片,又是网上视频面试,然后又向爸爸详细汇报,让爸爸挑选……最后的结果,大家一致认为刘姐是合适人选。
刘姐果然不负众望。
面试时刘姐给人的印象就最好,看着和善,说话也轻柔,很是亲切。
第一次见面,进门就笑眯眯的,进来就换鞋子换衣服,要立即投入工作状态……和她介绍爸爸的大致情况,她都一一应着……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放心吧,我一定尽量把大叔照顾好,让大叔吃好喝好。
随着对爸爸饮食习惯的了解,也迎合着我们的要求,刘姐是尽可能的变着花样给爸爸调节,每天荤素搭配,面食米饭岔开着来,还学着做一些老家的饭食……简直比我们自己照顾时还多样化。
其实爸爸喜欢简单,默守陈规,不喜欢变化。比如每天晚上觉得稀饭馒头就挺好。中午多做点菜,晚上一热,又简单又方便……
刘姐说,那不行,不能天天吃剩菜,中午少做点一顿吃完,晚上再做新的,一点都不麻烦。
有时候,量没把握好,中午菜没吃完,爸爸就说晚上不用过来了,我自己煮点稀饭,剩菜热热就可以了,你不来也不扣你工资……
刘姐就会说,那不行,我要来的,你说了不算……于是刘姐到点就又来了,哪怕来了就只是热点饭呢,她也从来没有图自己省事,或者听了爸爸的话少来一次。
这不,中秋节快到了,家里陆续开始有了月饼,我就建议爸爸趁着月饼正新鲜给刘姐一些,也算是一点心意。结果刘姐怎么也不肯收,爸爸又不是个会把东西送出去的,别人说两句不要不要他也就算了。最终能让刘姐收下可真是难为爸爸了。
事也凑巧,上午我回去看望爸爸,又看见刘姐来时正好给爸爸带来了一袋麦片,又拿来三个小月饼,说是她的一点心意……我明白大概是因为前两天爸爸给她月饼之事,她这是还人情了……
哎呀!这刘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