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这是一本讲时间管理的书,看了之后我觉得这是一本讲道理的书。
分享一些印象比较深刻的观点
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
时间是没办法人为控制的,只有想办法将时间进行充分的利用。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而后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与实践“合拍”。
控制自己的大脑
大脑是非常活跃的,注意力容易接受它的指令,在我们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它不停地操控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就会轻易地被大脑所左右。我们要学习运用心智获得解放。“即使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人们也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
控制自己的情绪
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功能——遗忘痛苦,每个人都有努力使自己的历史变得更加清白更加美好的倾向,所以不自觉的给自己的记忆进行各种形式的修补。(我以前去做胃镜的时候,过程是相当难受的,现在已经想不起来具体有多难受了,觉得再来一次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人会在一个坑里载无数个跟头了,因为在你遇到挫折或者面对那些你曾经的错误决定最终带来的惩罚的时候,你太痛苦了。而这样的痛苦,必然被你的大脑自动列入遗忘的序列,并在你大脑里彻底消失。
一个人遗忘痛苦的能力特别强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这个人会很轻易地原谅自己。
如果想要自己谨记这次范错后的教训有两个办法可以解决:
1、拿纸笔记下来,时刻提醒自己
2、控制自己的情绪,弱化痛苦,不要被大脑控制
大脑有遗忘痛苦的特性,在某些方面,我们要运用心智的力量把痛苦的事情想办法说服自己把它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就能在一定层面上强化记忆力,比如在背单词这方面。
精确感知时间
作者在这个章节提到了《奇特的一生》
主要强调的是这本书中的主人公管理时间的一个办法:记录时间开销(事件-时间日志)
这个方法它会使你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可以调整自己对时间的感觉,以克服觉得时间越来越快而产生的焦虑感。(我已经坚持了接近一个月,目前效果不明显,但确实我现在会更在意时间是怎么花掉的了)
最好的工具是纸笔,把每天的时间开销纪录下来,一方面可以培养自己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轻易的原谅自己。如果你没有这样做,你可能根本不会有自责的理由——因为你不知道你失去的是什么。
努力是应当的,无需强调
每个人都面临着自身一定的局限,而现实又是“资源不仅稀缺,并且分布很不均匀”,所以,每个人都要努力、奋斗、挣扎,无论是谁,无论他原本是什么样子。
尽管“努力”是必须的,应当的,但可惜却不是天生的。每个人天生所拥有的是与“努力”相悖的一个习惯——“懒惰”。于是我们常常看到却是,越优秀的人越努力。
“我是独一无二的”——最浪费时间
很多时候大家鼓吹的都是,你要相信你是独一无二的巴拉巴拉。包括读这个章节前我还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正像作者说的那样,这个信条除了误导自己外没起到任何作用。甚至会让自己虚度光阴碌碌无为。
科学证明的你的“独一无二”往往是一个与成功无关紧要的事实。
接受自己与别人没什么不同,至少没什么本质性上的不同,是心智正常成长的重要前提之一。
不要相信运气,更不要相信“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运气是确实存在的,同样的概率导致不同的结果的原因是你的欲望。你觉得“幸运”的时候是因为你的欲望得到了满足,你觉得不幸的时候,是因为你的欲望落空。
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概率是独立于任何人存在的,因此绝对不会仅因我们的的期望就发生任何变化
打造人脉,不如打造自己
某种意义上,尽管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他们的所谓“友谊”实际上只不过是“交换关系”。可是,如果自己拥有的资源不够多不够好,那么就更可能变成“索取方”,做不到“公平交换”,最终成为对方的负担。这个时候,所谓的“友谊”就会慢慢无疾而终。也有持续下去的时候,但更可能是另外一方在耐心等待下一次交换,以便实现“公平”
可以想象,资源多的人更喜欢,也更可能,与另外一个资源数量同样多或者资源质量对等的人进行交换。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公平交易”更容易产生。
与一个人维持良好的关系,并不是自己能完全控制的,不如好好学习,这一点自己可以完全控制。当你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很多有价值的人会自动出现在你的圈子里。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你的独立赢得尊重。
不要浪费时间去证明自己
人常常会产生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往往就是没有意识到可能只是“你觉得”比别人强而已。就算你确实比别人强,其他人也可能真的并没有察觉到,因为他们也同样觉得自己比别人强。由于每个人都有自恋倾向,当你比别人强一点点,他根本不会承认。除非你强很多。而当你在某一方面比别人强很多时,别人又不跟你比这个了。他会跟你比你不如他们的地方。所以,当你只是强一点点,你永远不能证明自己,当你强很多时,你又没必要证明了,所以“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根本就是浪费时间的。
越早醒悟越好
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会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分享一位读者对这一章节的批注:
如果用记忆增量理论来解释,那就说明我们在成年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在简单重复,所以大脑中的“总数据”并没有像儿时那样处在迅猛增长的阶段,大脑处理今天的24小时,只需要动用几年前就已经存好的索引,驾轻就熟,总信息量几乎没有增加,你主观上感受到的“新东西”当然就少,而体验“新东西”恰恰是放慢主观时间的命门。 套用知乎上“舒适区”的说法,要解决时空扭曲的问题,我们必须走出“熟悉区”,熟悉区是时空黑洞,会不断加速消耗,吞噬你的时间。如果你走出办公室,去陌生的国度一个星期,就会发现这一个星期并没有像办公室里那样,星期三过完就差不多能指望星期天了,而是觉得比在办公室两个星期都要多,这便是对抗时空扭曲的一个例子。并不是只有旅游才能有这样的效果,你如果在自己身上多试验,会发现能找到很多适用于你个人的手段,但前提是你要有“摆脱熟悉区”的意识。 这是我认为人的一生所需要掌握的最重要能力之一,掌握了对抗时空扭曲的本领,你就能延长主观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