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天开始,就算一直不怎么关注娱乐圈的人估计也被鹿晗和关晓彤的恋情刷屏了,“介绍体”铺天盖地地席卷了网络,可见鹿晗“流量王”的威力。短短一句微博就像滴进油锅的水,噼里啪啦炸开了锅,一些人士借势就二者恋情做起了文章(真的就是做文章),其中不乏一些貌似头头是道的所谓理性分析,把鹿晗选择关晓彤的原因分析得“鞭辟入里”,貌似二人的结合就是一场商业并购,是经过一系列尽调、论证之后的理性决策,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双赢”,但是这种看似理性分析背后真的理性吗?
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来看看今天大家同样被刷屏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泰勒是行为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泰斗,他的获奖是很多人没有意料到的,因为2002年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就曾就行为经济学领域成果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顺便提一下,诺贝尔奖没有心理学奖),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学领域“非主流”的“行为经济学”的又一次胜利令人不得不关注行为经济学到底是怎样一门学问。
如果是一篇作文,写到这里估计会被认为是跑题一万八千里了,开篇谈着鹿晗还没说出个一二三怎么忽一下子又跑到了行为经济学?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上文我们提到了丹尼尔·卡尼曼,他是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是本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老搭档,他曾经提到,人们偏好于因果思考,因此对随机事件也总是试图做出因果解释。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在一个医院有6个婴儿先后出生,我们看一下他们性别可能的序列:
男男男女女女
男男男男男男
男女男男女男
出现这3个序列的概率是一样的吗?只要我们仔细考虑一下就能够知道,每个婴儿的出生性别都是独立事件,而且生男生女的概率是一样的,所以上述3个序列发生的概率也是一样的,但是如果凭直觉我们一定认为第三种排列发生概率更大,因为前两个序列根本不像随机产生的序列,我们从不期待在一个随机过程中找到规律,所以有规律的一定不是随机事件!
好的,说到这里,我们来看一下鹿晗和关晓彤。鹿晗自不用说,创造出评论数量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微博皇帝”,首位登上《福布斯》中文版面的90后明星,他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和能量,关晓彤呢,出身演艺世家,祖父关学曾是北京琴书创始人,有北京琴书泰斗之誉,曾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北京曲艺家协会主席,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父亲关少曾是国剧熟脸,曾出演过《倾城之恋》、《妻子的谎言》等剧,关妈妈也是一个话剧演员。关晓彤是地地道道的满族人,她的姓氏在满语里,就是大家常在清宫戏里听到的那个“瓜尔佳氏”,可以说得上是家世显赫了。一个有流量,一个有资源,这样的组合你告诉我是随机?不对,背后一定有原因。于是,各种剖析原因的文章应运而生。而事实上,很大的可能就是鹿晗找了一个女朋友,只是恰好这个女朋友是关晓彤,但是人们自带的联想机制无法接受这就是一个随机事件,总要找点原因去解释一下,于是特别容易过度解读。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那些解读很有道理呢?这就要提到卡尼曼提出的另一个概念:典型性偏见。为了弄清楚这个概念,我们再看一个例子,卡尼曼在他的著作《思考,快与慢》中提到一个实验,实验虚构了一个叫做琳达的女士,对该女士的描述是这样的:
琳达,31岁,单身,一位直率又聪明的女士,主修哲学。在学生时代,她就对歧视问题和社会公正问题较为关心,还参加了反核示威游行。
就此描述,猜测下面那种情况可能性更大:
琳达是银行出纳。
琳达是银行出纳,还积极参与女权运动。
85%-90%的大学生受试者选择了第二个选项,这完全违背了逻辑原则,但是受试者就是认为琳达不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银行出纳,因为描述中她具有的那些典型特征让她更像是一个热衷于参加女权运动的银行出纳。所以说典型性属于一连串可能同时发生且联系紧密的基本评估,最具典型性的结果与特征描述结合在一起就会生成最有条理的信息,该信息不一定具有最大的可能性(概率),但是它“貌似正确”。
是的,貌似正确。那些貌似正确的分析也是这么形成的。我们仿照上面的实验再做一次判断,看看下面哪种事件更有可能发生:
鹿晗有了女朋友。
鹿晗有了女朋友,他的女朋友是一位家世显赫的女明星。
相信大部分人倾向于认为后者更有说服力,我们认为鹿晗这样一个耀眼的明星,他的女朋友一定不能是一个普通的女朋友,所以我们或许会倾向于选择第二个选项,于是便会产生卡尼曼所谓的“合取谬误”,我们认为两个事件(“有了女朋友”“女朋友是家世显赫的女明星”)的联合出现比只出现其中一件事(“有了女朋友”)可能性更大。
所以说有的时候貌似合理并不一定就是真的合理,貌似合理的判断常常都是我们感性的直觉而缺乏理性的介入,一旦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分析,便会发现一些“貌似合理”背后的谬误。
最后想说的是,不管大家是鹿晗粉还是鹿晗黑,是关晓彤粉还是关晓彤黑,或者是不粉不黑的路人,我们在热闹过一波之后总有我们的生活要过,有我们的路要走,屏幕之外的人生才是我们真正的人生。
接下来说点题外话(内藏单身者福利):
如果非要相信一种说法的话,因戏生情反而更可信一点,我们都知道因戏生情的艺人其实挺多的,那么有没有想到过其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呢?理查德·怀斯曼认为爱的正能量是可以被制造的,如果表现得彼此相爱,任何两个人都可能彼此产生爱意,他在《正能量》一书中提到这么一个实验,实验鼓励一对完全陌生的人完成一些充满爱意的任务,如轻轻拥抱彼此,与对方呼吸同步,充满渴望地凝视对方,陷入彼此臂弯等,受试者需要在实验前后分别评价其对对方的亲密度,实验显示,实验结束后人们感到彼此更有吸引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都知道一些情绪常伴随生理上的变化,比如生气的时候我们的呼吸会急促,兴奋的时候会心跳加快,与恋人在一起的时候也会呼吸急促,心跳会加快,完全不同的情绪有着类似的生理反应。可是情绪和生理变化究竟谁是因谁是果呢?传统观点告诉我们,情绪引发生理感受,心理学家沙克特却认为情况刚好相反,他认为当一个人感受到生理上的变化时会观察四周试着搞清楚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据此确定自己的情绪。可是正如我们刚才提到的,很多不同的情绪对应着类似的生理反应,所以我们在根据生理反应确定情绪时偶尔会有偏差。比如当我们和一个异性在一起看恐怖电影或玩云霄飞车等娱乐项目时往往会出现心跳加快的生理变化,很可能会认为这种情绪反应来自对对方的好感。一些实验也证明了这个说法。有个实验室是在游乐场进行的,在一些男士乘坐恐怖的过山车之前或之后对其出示一张女性照片,让他们为该女士魅力值打分,乘坐完过山车的人倾向于给出更高的分数。说到这里因戏生情也就有了合理解释,戏中扮演情侣的艺人总是表现得很爱对方,他们做亲密的动作,讲亲密的话,如果他们入戏够深也会感受到恋人在一起的那种砰砰心跳,这样子他们就会增加对对方的好感度,也有更大的概率爱上对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