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他们,是因为他们都是跟着习惯走的人。总会与最喜欢的人坐在最喜欢的位子,他们会找一个形影不离的伙伴,然后一整年都和他待在一起。他们这样做是有风险的,当学生们离开大学步入社会,他们很可能只认识很少的人,并且还与他们很像,他们会浪费掉接触国际化、多样化关系网的机会,这时如何发生的呢?我的学生们思想开放,他们来到商学院正是为了扩大社交圈子。我们所有人的社交圈都很有限,在生活、学校、工作中都是如此。
你们当中有多少人带了朋友来听讲座。看看你的朋友,他们与你是否国籍相同,是否性别相同,与你的种族是否相同。仔细好好看看他们,他们是不是也有点像你自己,身体强壮的在一起,发型相似的人在一起,穿着差不多衬衫的人在一起。在生活中,我们都会如此。实际上这样做并没有什么错,与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让我们感到自在。问题是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该怎么办。但我们遇到麻烦需要新的想法,想换个新工作,或是需要新的资源,这就是我们为小圈子生活付出代价的时候。
《弱关系的力量》,他在这篇论文中询问人们是如何找到工作的。他从中了解到大多数人得到工作,并不是通过关系紧密的人,例如父亲、母亲或伴侣。相反,他们会通过刚认识的人,关系并不紧密的人获得工作。因此思考下你和身边最重要的人,比如你的伴侣之间出现了什么问题,这种人际网是多余的。他们认识的每个人你也都认识。我希望你也认识他们。与你关系不紧密的人,你今天刚见过的人,他们才是你打开社交大门的通行证,但我们并没有很好地使用这个通行证。
有时候,我们和家庭成员异常亲近。那些让人类如此恋家的习惯是什么?我们如何能更积极地对待扩大社交圈子这件事。
策略一,要使用不完美的社交搜索引擎。这里的社交搜索引擎指的是你如何找到和筛选你的朋友。因此人们经常跟我说,我想要通过社交获得好运。我想要一个新工作,我想要获得很棒的机会。我会说,这是很困难的 。因为你的社交圈子,根本上来讲是可预测的。仔细列出你一天生活的轨迹。你很可能发现每天从家里出发,去学校或者去工作。你可能走同样的楼梯或电梯,你去同样的洗手间的隔间,最后你会去健身房,之后回到家里。这就像是列车停靠的站点一样。完全可以预测。它很高效,但问题是你见到的都是相同的人,让你的人际网络不太高效。另一方面,我们实际上也在进行筛选。我们自动进行筛选,我们在见到某人时,会先打量一番,通过第一眼观察去判断一个人。我们会自动开始筛选,根本无法控制。我鼓励大家对抗这种筛选机制。环顾四周,找出你看到的最无趣的人,然后在下一次茶歇时和他认识一下,我希望你更进一步,找到那个看上去觉得最招人讨厌的人,跟他接触一下。这项练习是强迫你自己去观察那些你不想看到的,去认识那些你不想认识的人。这样就扩宽了你的社交圈。我们需要对抗我们的感觉,对抗让你做出选择的感觉。我的学生都很讨厌这样做。我不让他们坐在自己喜欢的座位上。我让他们换其他位置坐。我迫使他们和不同的人一起,因此在社交圈中就出现了更多意外的碰撞。通过这些碰撞人们有机会认识彼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