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青年”是什么?
百度百科给的解释是:那些崇尚看淡一切、得过且过、不大走心的活法和生活方式的青年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3922936/87e238a8e9f2accd.png)
那“佛系青年”这个词是怎么流行起来的呢?
据调查,该词最早来源于2014年日本的某杂志,该杂志把喜欢独自待着,关注自己兴趣爱好和生活节奏,不想在谈恋爱上浪费时间的男性称为“佛系男子”。“佛系男子”就是“佛系青年”的前身,想要完全理解这个词,就得先研究一下我们的邻居——日本。
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可以说是如日中天。每年平均20%的经济增长率,股市一年涨30%。各行业几乎都是世界一流,谁都能找到工作,工资跟发达国家持平,房价跟亚洲国家持平。买房太容易了,生活太轻松了。那时候的年轻人,自信乐观,跟佛系一点都沾不上边。
![](https://img.haomeiwen.com/i3922936/4a4b391901c3328b.png)
可后来日本房价猛涨,股市崩盘,经济停滞,工作岗位越来越少。好不容易找着份工作,工资还不如父亲年轻的时候多。虽然吃穿住行不成问题,但和80年代的朝气蓬勃一比,现在日本的年轻人就佛系多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3922936/de323072f7961fdc.png)
总结一下日本产生佛系男子的几个原因:
1.经济发展停滞
社会压力变大,竞争更激烈,很少出现新的机会。
2.生存轻松
经济发展到了一定水平,物价不高。生存不是问题,相对舒适的生存变得廉价。
3.房价高涨
年轻人在大城市很难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所。
看完这三点,我们再来看看国内的现状。
首先,是GDP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机会变少。
![](https://img.haomeiwen.com/i3922936/a56b98495687fa96.png)
接着,是人均收入增加但物价并没有涨太多:生存变容易。
![](https://img.haomeiwen.com/i3922936/f61a0907b96523ee.png)
然后,是压倒年轻人心理的最后一根稻草:房价。
![](https://img.haomeiwen.com/i3922936/6afdef1e601400e0.png)
是不是和曾经的日本很像?
一方面,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使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虽然奢侈的生活依然昂贵,但是舒适的生活变得廉价了。
对年轻人来说,也许他们没有经济实力去住别墅、吃法餐、听歌剧、打高尔夫球。可是没关系,租房子、逛淘宝、吃外卖、在手机上看大片、开黑打游戏一样可以很开心啊。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网民群体,还有最发达的网购和外卖系统,“佛系青年”足不出户也能活得舒舒服服。
另一方面,生活的门槛虽然降低了,可上升的通道也变窄了。
有些公司,你加班加点几年也盼不来职位的晋升;有些城市,你辛苦奋斗几十年也买不下来租的那间老房子。在你拼了命也换不来一个栖身之所的时候,除了降低要求,似乎也没有别的法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3922936/0fd9b719815bfa04.png)
人民日报评论“佛系青年”:如果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只能淹没于人潮、迷失掉自我。
一个人对未来失去信心可能是他自己的问题,一群人失去奋斗的勇气则一定有别的原因。
“佛系青年”的态度更像是一种消极的反抗。不争不抢是因为抢不过,不问输赢是因为赢不了,有没有都行那是因为没法有。付出千辛万苦也得不到的东西,最后也就不想要了。
没有希望的努力,连自己都感动不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3922936/ca966a7bc4f267bd.gif)
想让“佛系青年”转变为“战斗青年”并不难,给点盼头就可以:工资的涨幅能看得见,创业的阻力小一点,房子靠自己努力能买到。有点希望,踏踏实实努力向上的人就不会少。
另一方面,“佛系青年”也需要对现状有正确的认识。就算竞争越来越激烈,机会越来越少,可真正创新的产品、真正有才华的人,依然炙手可热:比如重新定义手机的iPhone,比如开拓微信帝国的张小龙。机会一直都有,就看你看得到还是看不到;人才需求无比巨大,就看你是不是足够好。
生活可以随意但一定要有态度,不讲究也不将就,这才是做一个普通青年应该有的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