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赵希斌写的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好懂好用的教育心理学——解决学生学习的10个困惑》,感觉理论性强,有点看不下去,但还是硬着头皮在看,毕竟可以提高专业能力,当看到第5章的时候,突然发现了本书的一大特点,也许是教育理论书籍的普遍特点:作者会用来大量案例(如名人故事、新闻报道、看到的或听到的身边的故事、博客文章等素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帮助读者理解理论性强的内容。
这让我立马想到了昨天看到的那篇简书上的文章《4个文件夹,打造你的超级学习力》中,提到的读书方法:提取概念,进行案例轰炸。意思是,当你看到某个知识点或者概念时,自己结合身边的故事,结合收集的素材,选择5个案例来阐释所学到知识点或概念,这样不仅仅说明自己真正理解了这个知识点或者概念,更进一步内化成为自己的能力,并能及时输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人,改变他人。
这是我今天学到的一个很好的表达技巧,也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写作技巧:用鲜活的案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用鲜活的案例来解释某个概念或者知识点。
同时,也给了做老师的我一个很重要的启示:用生活中的学生能体验到的事例来讲解知识点,也就是将书里的内容翻译成生活场景。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案例,那就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费曼小时候的经历。
当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父亲有一天带回家一堆小瓷片,我父亲把它们弄成像多米诺骨牌似的,然后我推动一块, 它们就全倒了。我帮着把小瓷片重新堆起来,这次我们变出了些复杂点儿的花样: 两白一蓝,两白一蓝······我母亲忍不住对父亲说:“唉,你让小家伙随便玩不就是了?他爱在哪儿加个蓝的,就让他加好了。” 可我父亲回答道:“这不行,我正教他什么是序列,并告诉他这是多么有趣呢! 这是数学的第一步。”
我家有一套《大英百科全书》,父亲常让我坐在他的膝上,给我念里边的章节。比如有一次念到恐龙,“恐龙的身高有25英尺,头有6英尺宽。”父亲停下来,对我说,“唔,让我们想一下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要是恐龙站在门前的院子里,那么它的身高足以使它的脑袋够着咱们这两层楼的窗户,可它的脑袋却伸不进窗户,因为它比窗户还苑呢!”我无法想象居然有这么大的动物,觉得兴奋极了,一点也不害怕会有恐龙从窗外扎进头来。 就像培养一名科学家,他总是把所教的概念变成可触可摸、有实际意义的东西。我也从父亲那儿学会了“翻译——学到任何东西,我都要琢磨出它们究竟在讲什么,实际意义是什么。
(理查德·费曼著,李沉简等译:《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作为教师和父母,我们可以向费曼的父亲一样,将所教的知识变成可触可摸,有实际意义的东西。也就是费曼所说的,他学会了“翻译”——学到任何东西,我都要琢磨出它们究竟在讲什么,实际意义是什么。
比如,老师在讲解“压强”的概念时,我们可以将其翻译为:这就好比母亲和孩子,站在同一处沙滩上,母亲的脚印深,孩子的脚印浅,而这个深浅不一的脚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压强;老师在讲解“力的作用效果”时,我们可以将其翻译为:当我们用力捏橡皮泥时,可以把它从一个高高瘦瘦的圆柱子变成一个扁扁的大圆饼,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当我们用力抛手里的蓝球时,它就会从我们手里飞出去,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思考,用心去体会,就能将高深不可莫测的东西翻译成我们可触可摸且具有实际意义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