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韩国旅行札记(4)

韩国旅行札记(4)

作者: 阳春三月丹东 | 来源:发表于2019-07-28 07:42 被阅读0次

    2019年7月27日周六,晴,高温,正午达40℃。DMZ  明洞 首尔N塔

    韩国旅行札记(4)

      早晨7点酒店早餐

    韩国旅行札记(4)

    上午9点出发,沿汉江北上京畿道。

       

    韩国旅行札记(4)

            汉江是朝鲜半岛著名河流,发源于太白山脉西坡五台山,大体向西流经江原道、京畿道和忠清北道,在中游两水里处与北汉江(317公里)汇合,穿韩国首都首尔市,于河口处与临津江(254公里)、礼成江(174公里)相汇,注入黄海的江华湾。河口形成溺谷,呈喇叭状。  全长514公里汉江流过首尔,其中320公里通航,自古(尤其是在李朝时代[1392∼1910])视为运输要道,流域面积26,000平方公里(一说3.4万平方公里)。生产各种农作物。下游有岛屿。沿岸各城市民用及工业用水均取自此江。上游用于水力发电。20世纪70年代又兴修了三座多用途水坝。  流量大,冬季结冰。沿岸河港和渡口众多。上游水力资源丰富,建有水电站,中下游平原广阔,是重要农业区。航运和灌溉价值大,航程330公里。  20世纪70年代后围绕汉江韩国经济腾飞,出现汉江奇迹,与朝鲜形成鲜明对比。

    韩国旅行札记(4)

          沿着汉江河两岸,拉铁丝网通电,隔一段还建有岗楼,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汉江有很多支流,为防备北面饥饿难忍难民与特工而设。

    韩国旅行札记(4)

          这个检查口是jun方把手的,凡是进入的所有车辆,检查人员都要上车进行身份确认,所以外国人的护照必须随身携带。

    我们今天的主要景点是DMZ

    DMZ就是 demilitarized zone。

    D代表的是前缀 de-,意思是去掉;

    Z是zone,意为区域。

    M就是剩下的 militarized,军事化的。

    所以DMZ的字面意思是去军事化的区域,而中文媒体一般译作朝韩非军事区。

    韩国旅行札记(4)

    我们的于导兼司机

            严格来讲,中国人民志愿军参与的那场战争并没有结束,中朝联军和联合国军签定的只是暂时停战令。也就是说,朝韩双方依然处于战争状态,所以DMZ是这场战争里的一个非交战区。从这个角度来讲,去军事化区域的说法更为合理,只是过于拗口。

    在这个区域,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都罗山驿

    韩国旅行札记(4)

    韩文叫‘都羅山驛’,是韩国最北端的火车站,是韩国从陆地走向世界的第一个火车站。目前韩国同世界交流,一是海运,一是空运,公路、铁路只能到三八线这里。为了尽快与世界大陆相连,韩国民间一些人士投资,建成了这个火车站。原本是为方便地面交通建设的,但因还不能通车,所以成了参观景点,每年有几十万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2002年2月20日美国总统小布什在当时的韩国总统金大中陪同下,曾经来这个站访问,小布什还在铁路枕木上留下了签名。

    韩国旅行札记(4)

    都罗山火车站分成上下两层,面积大约4700平方米,车站屋顶是太极图造型,象征南北双方紧握双手,体现祈求统一的愿望。

         

    韩国旅行札记(4)

    如果南北通车了,韩国的人员、货物就可以从这个站出发,到中国的东北和内地,还可以到蒙古、到俄国、到欧洲所有通铁路的国家,连接成一个陆上桥。韩 国就不再是只能走空运和海运了。

    韩国旅行札记(4)

            这里离平壤只有205公里,如果南北火车贯通,都罗山、开城、平壤、新义州就可以联结起来,就可以通过中国丹东和中国大陆的铁路相接,就可以和亚欧大陆的铁路连接了。

    韩国旅行札记(4)

    我们的感悟:这条火车是韩国民间16000多个企业等民间投资建立的,南部为了南北的统一展示了最大的诚意!

    非军事区域第二个景点是都罗山瞭望台

    韩国旅行札记(4)

          登上墙根的高台,用肉眼或望远镜都可以看见不远处的三八线DMZ(非武装地带或非军事地带)。远处正前方的建筑物就是北朝鲜的开城。右前方远处隐约可见的白色房屋就是板门店。那里附近的高地就是白马高地,上甘岭就在那里。

    在都罗山展望台。

    韩国旅行札记(4)
    韩国旅行札记(4)
    韩国旅行札记(4) 韩国旅行札记(4)

    非军事区域第三个景点是三号隧道

    韩国旅行札记(4)

    3号遂道是于1978年6月10日根据北方叛逃南方的人士的消息发现的,它宽2米,高2米,总长1635米,距南方界线只有435米,距汉城也只有52公里,并在一小时内可移动1万名武装士兵或3万名非武装士兵。

      既然有第三,当然有第一和第二。

      '第 一地道'在1974年11月15日距离汉城65公里的地方发现。半年后,1975年3月19日,在距汉城108公里处发现了'第二地道',地道所在地是坚固的花岗岩层地下50到160米处,总长是3.5公里,一直延伸到DMZ南部1.1公里处。

      '第二地道'位于铁原,是当年朝鲜战争中部战线的战略要带,也是南北之间发生最猛烈战斗的地方。1989年那里对外开放,成为仅次于临津阁(板门店)的冷战遗迹观光地。

    韩国旅行札记(4) 据韩国方面推测,朝鲜在非军事区挖了几十条通往韩国境内的隧道,其中有4条已经被发现。韩国方面称,这些隧道是朝鲜用来偷袭韩国用的,而朝鲜方面则极力否认。
    韩国旅行札记(4)

    第四个景点,其实不是景点,只是一个主要经营农产品的超市。

    韩国旅行札记(4)

            趁朱朱上卫生间孔隙,我俩去了不远处的桔梗地,居然开白色花。后进了超市,看中了黄豆酱,因为在国内我买到纯黄豆而且是酿制的大酱好难好难!此时此刻,我都饿了!

    非军事化区域第五个景点林津阁

    自由桥

    韩国旅行札记(4)

            位于临津阁广场前望拜坛后面的自由之桥是1953年韩战停战协议签署后铺设的83米长的桥梁,当时12000 多名战俘从这座桥回到韩国,“自由桥”之名也由此得来。

    韩国旅行札记(4) 韩国旅行札记(4)

    慰安妇塑像

    韩国旅行札记(4)

            慰安妇铜像由韩国市民团体及韩裔组织发起建立。截至2017年9月,在韩国国内外设立的“慰安妇”塑像超过40座,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和中国都设有“慰安妇”塑像。其中最典型的有在日本驻韩国大使馆慰安妇雕像、日本驻韩国釜山总领馆慰安妇雕像、日本驻香港总领事馆慰安妇雕像、中国上海师范大学慰安妇雕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格伦代尔中央图书馆慰安妇雕像、美国旧金山市圣玛丽广场慰安妇雕像。

    韩国旅行札记(4)

    祈求南北统一的彩色条幅

    韩国旅行札记(4)

    下坡处支持朴jinhui方的民众示威者,年龄普遍偏大。

    韩国旅行札记(4)

    最后终于吃午饭了!

    韩国旅行札记(4)

    素食豆腐、大酱汤、泡菜、米饭

    韩国旅行札记(4)

    饿过劲了,吃什么都香

    韩国旅行札记(4)
    韩国旅行札记(4)
    韩国旅行札记(4)
    韩国旅行札记(4)

            吃完午饭去京畿道光明市一所废弃的尾矿,由于手机没电了,没有拍照。这是一个人工景点,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这酷暑的下午,是个纳凉避暑的好地方!

    避暑完毕后,去附近参观菜市场

    韩国旅行札记(4)

    整个市场干净、整洁、没有异味!

    韩国旅行札记(4)
    韩国旅行札记(4)

    新鲜鲍鱼

    韩国旅行札记(4)
    韩国旅行札记(4)
    韩国旅行札记(4)
    韩国旅行札记(4)
    韩国旅行札记(4)
    韩国旅行札记(4)
    韩国旅行札记(4)
    韩国旅行札记(4)
    韩国旅行札记(4)
    韩国旅行札记(4)

    最后‘N‘首尔塔

    韩国旅行札记(4) 首尔的第二大标志性建筑!那就是一眼望尽首尔美丽全景的地方, 位于南山的N首尔塔!以前为传送广播信号而建的塔,现已经成为首尔最具有象征性的建筑物,是来首尔观光的必经之地。乘坐超高速电梯瞬间就能到达眺望台,为了看首尔美丽的夜景,许多游客都聚集到这里。点点灯光如满天繁星,华丽壮观,美丽的夜景如画一般展现在眼

    前。

    韩国旅行札记(4)
    韩国旅行札记(4)
    韩国旅行札记(4)
    韩国旅行札记(4)
    韩国旅行札记(4)
    韩国旅行札记(4)
    韩国旅行札记(4)

    很喜欢看韩国的青年男女!

    韩国旅行札记(4)
    韩国旅行札记(4)

    最后说说我们的发现

    韩国旅行札记(4)

    在韩国的每一个卫生间,洗手与化妆处是分开的,这个国家的人很注意补妆,很注意仪表。

    韩国旅行札记(4)

          从N塔下来,由于人多,多亏朱朱发挥聪明才智,发现系统漏洞,找到突破口,使我们得已提前回到酒店,于导提前下班回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韩国旅行札记(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qu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