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之前,我想要争取单位的一个管理职位,纠结于要不要毛遂自荐,要不要去找领导汇报思想。
思想里两个小人打架,一个说,去吧,多好的机会,说不定就成了,争取一下吧,您能行的,相信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4425347/d3e0d05fdb075e79.jpg)
另一个说,别折腾了,你的能力够吗?你的资历足吗?你的关系硬吗?去了领导会不会认为你是那种“跑官要官”的?
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让自己脑子都要爆炸,最后说,算了还是“做真实的自己”吧。那什么是真实的自己呢?嗯,我就是那种脚踏实地的人,不喜欢冲突,可能不太适合当管理者,那就去当“谋士”吧。
最后,我如愿的做了“真实的自我”,能力和职务也停滞不前。
![](https://img.haomeiwen.com/i4425347/feda25da696d8d61.jpg)
听了樊登读书会里关于《能力陷阱》的解读,里面有一个叫“真实的陷阱”,如当头棒喝。
有很多人认为,如果要根据环境而变换自己,会使得他们远离了自己最自然的风格,这是对他们真实性的一种威胁。这些“坚持真实者”的最大问题在于,他们是基于过去来定义真实性的,因此他们认为改变就意味着失去了真实性。而他们又将真实自我的范围扩张得极大,包括了价值观、领导、演讲、穿着以及行事风格等多重方面。
你认为的那个真实的自己,无非是过去的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以做真正的自己作为一个借口来逃避改变,然后在舒适区里心安理得地懒散。
什么是真实的自我呢?
弗洛伊德说,人格分成三个部分:自我(ego,即有意识、理性的自我)、超我(superego,即道德良心,有时会过于拘泥于社会规范)以及本我(id,即享乐的欲望,各种欲望,总想及时行乐)。
乔纳森海特在《象与骑象人》中,以马和马车来比喻人的心理,马车夫(自我)为了驾驭饥饿、贪婪又不听话的马儿(本我),总得经过一场激烈奋战。
![](https://img.haomeiwen.com/i4425347/cf382b813a5e2102.jpg)
再加上,我们都是“认知吝啬鬼”,我们每次说,听从“真实的自己”,很有可能听从的是自己本我的欲望,而不是理性判断。
丹尼尔卡内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指出,我们身体中,有两个自我,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经验自我,回答你当下的感受,你现在的感觉;记忆自我,回答“总体怎样”这种问题。由于“峰终定律”和“过程忽略”的影响,我们重视记忆自我,忽略经验自我。
![](https://img.haomeiwen.com/i4425347/676709120085a5da.jpg)
总的来说,“真实的自我”是过去的环境和经验对我们的塑造。当今世界瞬息万变,对自已贴上一成不变的标签,犹如刻舟求剑。做一个“随机应变者”,不抵触变化,从他人身上学习,互相借鉴,像艺术家一样抄袭,真正成为未来的自己。
1.真实的自我,基于过去。
2.不要让“真实的自我”,成为囚禁我们成长的“牢笼”,否则我们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3.做一个“随机应变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