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李渔《闲情偶寄》有感

读李渔《闲情偶寄》有感

作者: 青枝漫天 | 来源:发表于2022-05-05 00:35 被阅读0次

五一假期闲来无事,看了三秦出版社于2020年9月出版、明末清初李渔所著的《闲情偶寄》电子书。

前言第一句就说,《闲情偶寄》包括了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等八部。但我看的这本电子书只是节选自声容至颐养后六部,词典和演习两部并没有包含。好在每一部内容相对独立,并不影响阅读体验。从形式上来说,每一小段古文后面跟着译文,内容不难理解。某些句子还配有朗读音频,看得累了,点击音频按钮,倾听专业的朗读,解放双眼,算是劳逸结合。

翻至终章,直叹李渔真是个妙人。那些人间烟火里的些微小事,经他妙手点拨渲染,便成了文人名士的种种美事和雅趣。

在李渔的眼里,天下万物皆可赏,从美女到器玩,从居室到绿植,他总能从中发现美,女人的容貌手足、风度情态,居室的坐向布局 ,墙壁窗户的形状虚实,假山的峭拔,顽石的竖斜,梅桃海棠等等,他总能从中得出一些意趣来。最让我惊讶的是,哪怕是香炉便桶也值得他好好钻研、改进一番。在李渔的心里,天下万事皆有趣,戏曲演习,化妆服饰,厨艺园艺,四时行乐,哪一样他都能阐释出美感来。

就连一些我们司空见惯的大俗之事,经他之手也能开出高贵优雅的情趣之花。比如说,他曾提到墙上置一竹管以备尿急,这本是大俗之事。但与诗文创作笔墨正酣结合起来,兼之气味经管流于房外,保持房内空气清新,便添了雅意了。又比如说,我们眼中繁琐的洒扫在李渔的笔下,与那屋中的古玩浮灰结合起来,便脱去了凡俗的外衣,露出艺术的高雅了。

李渔直言自己是穷人,他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挖掘出来并付诸笔下的生活的诗意与美感并不是靠大笔钱财才能获取。这些诗意与美感也不是他特特跑到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桃花源才获得。

高晓松说,人生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看过《闲情偶寄》深深觉得,如果你有一颗热爱生活的玲珑心,如果你有一双善于审美的慧眼,就算是身处一地鸡毛,也能从眼前的苟且中挖掘出人生的无穷诗意。如果你没有这样的一颗心和一双眼,没有拥抱世界的开放态度,没有超然物外、闲中作乐的心思,没有高雅的审美情趣,就算你跑到了远方,置身于诗情画意的世界之中,初初的新鲜感过后,一切美好也会沦为稀松平常的苟且。

我们当然不能固步自封,囿于一时一地,奋力伸展我们的触角,尽可能谋求一个广阔的空间和更远的未来,但我们不能总向生活外讨寻生活的意义。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远方的前方仍有远方,世界总是残缺。如果我们总是学不会欣赏,学不会享受当下的生活,踏遍山河,哪里又有我们想要的风景与诗意呢?

疫情困足,然春光无分远近。五月的河边花草漫道,微风轻拂,暗香浮动。用手作框,对目而视,所见无一不是妙景,对岸中学白色的建筑,随风飘扬的国旗。栈道上一动不动的钓客,河滩上一顶顶五颜六色的帐篷,手拿风筝奔跑的孩童......看累了,仰面躺在绿茵上,听一首轻柔的音乐,看几朵悠闲来去的白云,便是李渔笔下的春日行乐了。

幸福不在他处,便在此时,此地,此身。

相关文章

  • 读李渔《闲情偶寄》有感

    五一假期闲来无事,看了三秦出版社于2020年9月出版、明末清初李渔所著的《闲情偶寄》电子书。 前言第一句就说,《闲...

  • 李渔盛赞孔子最善养生

    柳哲 近读明末清初的文化巨匠、浙江兰溪乡贤李渔的千古奇书《闲情偶寄》,颇觉有味,深得吾心。《闲情偶寄》,看似著者在...

  • 美食书单(2) | 《闲情偶寄》【清】李渔

    《闲情偶寄》【清】李渔 中华书局 《闲情偶寄》是清代李渔的著名作品,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与《遵生八笺》、...

  • 李渔盛赞孔子“从来养生莫过于孔子”

    柳哲 夏日周末,拜读明末清初的文化巨匠、浙江兰溪乡贤李渔的千古奇书《闲情偶寄》,颇觉有味,深得吾心。《闲情偶寄》,...

  • 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闲情偶寄》,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一生艺术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论及戏曲理论、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器物古...

  • 鸿影四维读诗法:忽随诗句到蓬窗

    我读乡人李渔的《闲情偶寄》,对其中讲述“窗栏的制作与审美”章节印象颇深。 李渔说“腐草为萤”,意思是说,腐草中能生...

  • 吾家花,本家果

    一一赏《闲情偶寄》之《李》 /罗森 李渔(1611~1679)之闲,在心。 有心之闲成趣,和情成致,是李渔的雅。 ...

  • 读古人八大闲书,享人间无尽清福!

    1.《闲情偶寄》清·李渔 据说李渔出生时,母亲肚痛三天三夜不能分娩,乃星宿降地。纵观李渔生平,其仕途、人格、行事、...

  • 丑(厌恶;憎恶)

    憎恶: 清 李渔 《闲情偶寄·演习·授曲》:“人赞美而我先之,我憎丑而人和之。”

  • 今生愿做生活家

    近日读《闲情偶寄》,偶然看到“生活家”这个概念,顿觉满纸生香,满目春色。 书的扉页上介绍作者:李渔,号笠翁,著名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李渔《闲情偶寄》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uw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