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王小波:被打动的文字

读王小波:被打动的文字

作者: 海伦夏 | 来源:发表于2020-05-24 13:49 被阅读0次

    Day6 /写作100天

    今天的写作要求是找一本打动你的书,记录阅读时的十处打动及打动的原因。

    我看的是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一篇比较长的随笔。

    看的时候,好几次都笑了出来。花了点时间反复的读和体会,也从写作的角度看了,后面说一点体会。

    没想到这是我写作营以来写的最痛苦、花最多时间的一篇。

    这篇文章看上去轻松诙谐,细看门道好多。

    随笔看似随意,结构上如何安排,如何一层层表达作者的观点,让读者在觉得好看的同时跟着思考最后有所领悟。

    作者到底是经过严酷时代的人,洞悉人性深处,遣词造句用意很深,双关、隐喻、狡猾。

    我是第一次做这样的阅读和思考,以前都是作为读者来看书。深深觉得,看似轻松的表达,背后其实很用心、用力。

    不敢奢望能够模仿,不过还是学到了很多,只觉得写作道路好似长路漫漫其修远兮。

    1开篇:君特在《铁皮鼓》里,写了一个不肯长大的人。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暗下决心永远做个小孩子。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所以他成了个侏儒。这个故事太过神奇,但很有意思。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办到的。

    体会:开头用个故事引入主题,既吸引人又有隐喻的含义。因为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所以小奥斯卡才不想长大,而作者说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受到外界社会、自身因素、家庭原因的影响,面对严酷荒诞的时代,沉默是个体存在的一种生活方式,沉默的大多数就像“不想长大的小奥斯卡”。

    2作者没有用一句话简明的指出生存环境、社会氛围是造成沉默的主要原因,但是用了苏联作曲家、家门口被停了别人家的自行车的冲突事例、小时候的饥饿真理、大炼钢铁等,来说明人们和“我”沉默的原因。

    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事例的描写,让读者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较之用一句话来直白的陈述,这种方式引导着读者的思考,感觉更有情趣。也或许是经历过严酷时代的人,保护自我的一种。

    3 苏联三十年代,有好多人忽然不见了,大家很害怕,人们之间都不说话。邻里之间起了争纷都不敢吵架,所以有了另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就是往别人烧水的壶里吐痰。。。。我觉得有趣,是因为像肖斯塔科维奇那样的大音乐家。。。。。。必定要一手抓住眼镜,另一手护住胡子,探着头去吐。假如就这样被人逮到揍上一顿,那就更有趣了。。。。。。我的朋友看了这一段就不笑,以为这样吐痰动作不美,境界不高,思想也不好。这使我不敢与他争辩。

    体会:描写的很生动,很有画面感,虽然是想象中的,也让人忍俊不禁,引出朋友的评价:境界不高,思想不好,我不敢与其争辩。我为什么不敢与其争辩?谈到贯穿全文的阴阳两界的分界线,阳的一面代表权威和话语权,阴的一面代表没有权力的沉默的大多数。

    4 在我小时候,话语好像是一池冷水,它使我一身一身起鸡皮疙瘩。但不管怎么说吧,人来到世间,仿佛是来游泳的,迟早要跳进去。我可没有想到自己会保持沉默直到四十岁,假如想到了,未必有继续生活的勇气。不管怎么说吧,我听到的话也不总是那么疯,是一阵疯,一阵不疯。所以在十四岁之前,我并没有终身沉默的决心。

    体会:看似普通流畅的一段话,让我有种想要细细品味的感觉,有股别样的魅力。

    第一句的比喻很生动,很好的表现出听到一些话语让人起鸡皮疙瘩的感觉,一身一身的用词,营造出动感和很多次的感觉,很真实。

    短短一段话,用了两次“不管怎么说吧”,但读来不感觉重复单调。

    第一次“不管怎么说吧”,从语义上可以删掉,但加在这里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可奈何。

    第二次“不管怎么说吧”,在较为消极的“未必有继续生活的勇气”之后,转折为有些积极,“听到的话也不总是那么疯”,但后一句“所以在十四岁之前,我并没有终身沉默的决心。”,暗示又回到消极的“终身沉默”的状态。

    表达的情绪很丰富,起起落落,很有意思。

    口语化显得真诚,好像在和你聊天,也许这是作者平日说话的口吻习惯,加上有点跳跃的思维,成为独有的魅力。

    这里的“四十岁”和“十四岁”,感觉有些音韵上的呼应。“在十四岁之前,我并没有终身沉默的决心。”、“我可没有想到自己会保持沉默直到四十岁”,让人对于十四岁之后和四十岁之前产生好奇,自然引导读者往下阅读。

    5十四岁时,我正上初一。有一天,忽然发生了惊人的变化,班上的一部分同学忽然变成了红五类,另一部分则成了黑五类。当然这红和黑的说法并不是我们发明出来,变化也不是由我们发起的。。。。。。照我看来,红的同学忽然得到了很大的好处,这是值得祝贺的。黑的同学忽然遇上了很大的不幸,也值得同情。不等我对他们一一表示祝贺和同情,一些红的同学就把脑袋刮光,束上了大皮带,站在校门口,问每一个想进来的人:你什么出身?。。。。。。一听到他们报出不好的出身,就从牙缝里迸出三个字:“狗崽子!”当然,我能理解他们突然变成了红五类的狂喜,但为此非要使自己的同学在大庭广众下变成狗崽子,未免也太过分。当年我就这么想,现在我也这么想:话语教给我们很多,但善恶还是可以自明。话语想要教给我们,人与人生来就不平等。在人间,尊卑有序是永恒的真理,但你也可以不听。

    体会:“当然这红和黑的说法并不是我们发明出来,变化也不是由我们发起的”,看上去是一句无用的话,因为谁都知道这些变化不是孩子发明的,孩子们只是在当时的环境和话语权威下的接受者,这样写突出并暗指到底是谁发明和发起了这些。

    “话语教给我们很多,但善恶还是可以自明。话语想要教给我们,人与人生来就不平等。在人间,尊卑有序是永恒的真理,但你也可以不听。”。话语不辨善恶,“你也可以不听”等,作者的语言表达是含蓄的,态度是鲜明的。

    文章表达的是比较严肃和沉重的话题,但是很多内容用小说的生动描写,增加了可读性。正如作者在文中所说:所谓文学,在我看来就是:先把文章写好看了再说,别的就管他妈的。他的文章的确好看。这样的写作,让读者愉快的阅读并领会他要传达的意图,用讽刺代替直白的评语,避免一本正经的说教。

    6第三节中的“癔症”。从大学生两派之争,孩子们尾随着,双唇紧闭,两眼发直,显出一种坚忍的态度,继续向前行进——这情形好像他们发了一种集体性的癔症。

    有关癔症,我们知道,有一种一声不吭,只顾扬尘舞蹈;另一种喋喋不休,就不大扬尘舞蹈。不管哪一种,心里想的和表现出来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北方得癔症的妇女,其中有一位,假如你信她的说法,她其实是个死去多年的狐狸,成天和丈夫吵吵闹闹,以狐狸的名义要求吃肉。。。。。。至于“文化革命”,有几分像场集体性的癔症,大家闹的和心里想的也不是一回事。

     体会:为了说清楚“癔症”,作者用了三个事例来形象的说明,甚至在一个故事的中间插了另一个小故事,让读者对于以“癔症”为名,实际“心里想的和表现出来的不是一回事”,即心口不一,加深理解,从而质疑话语的可信度,对于沉默更加理解。

    7对表态和批判稿,照我的标准,那不叫说话,而是上着一种话语的捐税。征收话语捐的事古已有之。说话的人往往有种输捐纳税的意识,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在口头上。。。。。。我认为,可以在话语的世界里分出两极。一极是圣贤的话语,这些话是自愿的捐献。另一极是沉默者的话语,这些话是强征来的税金。在这两极之间的话,全都暧昧难明:既是捐献,又是税金。在那些说话的人心里都有一个税吏。

    体会:对于上面让说的话比作缴纳话语捐税,很是贴切和形象,精辟的刻画出从古至今说着类似话语的人的心态。

    8写了一本书,送给长者看。他不喜欢这本书,认为书不能这样来写。照他看来,写书应该能教育人民,提升人的灵魂。这真是金玉良言。但是在这世界上的一切人之中,我最希望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这话很卑鄙,很自私,也很诚实。

    体会:“这真是金玉良言”,是作者代表性的反讽。字面上的堂皇,掩盖不住他的不以为然。想要写书教育人民的人,先提升自己吧。

    这也是作者的一个态度,不喜欢高高在上的教育别人,所以用了大量的生动故事来表达观点、启迪读者。

    9体会小结:

    可读性很强:用了大量的故事、例子,旁征博引,幽默自然又有点调侃的口吻,很接地气又很真实,容易引起共鸣。

    有温度的文章:几乎每一段、每一个小故事,作者都会鲜明的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文风:犀利又含蓄、双关、反讽、轻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王小波:被打动的文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wzd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