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就是爱智慧。
这句话说完之后,得到的第一印象就是:哲学需要强大的兴趣,这个兴趣爱好是关于智慧。
其实,还可以用更简单的说法表示:哲学,就是明白学。
何为明白?
思想有条理,有逻辑。
明白,有基础:概念,逻辑,逻辑上的可能性。
概念不清楚,讲述起来就比较混乱,别人就无法理解。
概念是思想的砖石,逻辑是一种能力,将思想砌成大厦的能力。
提升逻辑能力的方法,不是先读一本《逻辑学》,最有效的方法是找人辩论。
在论辩中,你抓别人不合逻辑的地方,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听对手哪里不合逻辑;你也经受别人的挑战,别人挑你的毛病,唉哟,我怎么这么论证,糊涂了一点。
切磋久了,你在逻辑上会变得非常敏感,对不合逻辑的一眼就能看见。你再论证的时候,就会较少犯错误。
遗憾的是,我们在初中遇到了应试教育,文章是死的,经受不住别人的挑战。
应试教育盯住的是老师的笔杆子,老师判给你100分,于是你就会以为自己的文笔真的很棒,其实经不住考验的。
听到辩论就立即炸毛的人会说,诡辩学派为辩论而辩论,颠倒黑白,只为赢得私利与名声。
这就是一种逻辑谬误。敲黑板。
在上述语境下,“要么…要么…”是一种伪两难。不可取和不完备不同,不完备与错误不同。再次敲黑板。
苏格拉底就是在不停地辩论:你觉得这样对吗?苏格拉底讨论任何事情,都是不停地在跟学生论辩。不是告诉你一个命题,记住它,以后答卷的时候就这么答,这是唯一答案。
我不是要告诉你很多答案,美其名曰知识。我是要提升你的一种能力,你跟我争论吧。
这样的风气,在古希腊走到极端,形成了一个诡辩学派。诡辩学派是有它的功能的。
苏格拉底保持着诡辩学派的积极一面,同时又克服了诡辩学派这些人的没有理想追求,为辩论而辩论。所以苏格拉底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苏格拉底教学法从来是这样的。这个教学法跟我们的应试教育下的读书的方法构成两个极端。
一个真理,不是把它背下来了,你就掌握了。你需要不断和人交锋、论辩,以加深对某个思想的理解。不仅逻辑,文字也是这样。我们不是要增加知识,是要提升能力,提升逻辑和文字的能力。
我们学习哲学,不是要做哲学家,不是要调换院系去学哲学,而是要通过学习哲学提升自己。
概念、逻辑之后,是逻辑的可能性。
好多事情,逻辑上不是只有一种可能性。
我们在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选择,其实实在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
有的逻辑上的可能性在现实中不存在。但是你首先要发现从逻辑上到底有多少可能性。
只有当你看到了逻辑上的多种可能性,你的选择是在一个比较广泛的基础上的时候,而不是认为只有这一个,你才能找到好的答案。
你展开你丰富想象的时候,与此同时,仍然能严格地合乎逻辑,这时候你就获得了一种逻辑的力量。
思考内容丰富,有时甚至芜杂,但行文干净整洁,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文字表达提升技巧的基础。
冯唐曾提出金线说,这东西,在你读完并理解之后才能体会到更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