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老刘喜欢钓鱼,也喜欢把自己钓来的鱼送给左邻右舍。有人说老刘为人和善,有人却说他傻。而老刘不被这些言论所左右,仍然坚持自己的做法。
老刘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要到伊河钓鱼,就连刮风下雨都阻挡不住他去钓鱼的脚步,有时甚至在寒冷的冬夜他也能钓鱼到大半夜。
老刘喜欢琢磨怎么钓鱼,比如钓鲤鱼要用什么鱼饵,钓鲫鱼要用什么鱼饵。为此,他跑遍了附近的渔具店,这样一来就加大了钓鱼的成本。有同事不解地问:“你把钓来的鱼送给别人,又搭工夫又贴钱是图个啥?”他却平平淡淡地说:“只要从中得到了快乐,这就够了。”这样简单的快乐发自内心,也是来自单纯而坚定的喜欢。
我曾经听过一个收藏家的故事。他收藏了一幅名画,二十年视为珍宝,其间有人欲以十倍的价格收购,他舍不得卖,每日以丝绢小心擦拭浮尘,精心观之乐此不疲。一日,老人的儿子带着那幅名画参加民间收藏交流会,被告知是赝品,儿子很灰心,但老人不急不躁,仍旧精心保管。
某日,老人应邀参加电视台举办的收藏艺术节目,老人带上了那幅画。经专家反复鉴赏确定是某位画家的真品,具有收藏价值。儿子知道后向老人提出用画换房子,却被拒绝了。老人告诉儿子:“当初你说这幅画是赝品,我不悲,现在有人说这是真品很值钱,我也不动心……”
老人这么单纯而坚定的喜欢,着实令人敬佩和感动。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写作的事,虽然平时写了不少,但见报的不多。妻子总埋怨我,写的那些东西不顶吃不顶喝的有什么用;有同事称赞我写的文章不错,了不起;还有同事建议,不要写散文随笔,要写通讯、消息类的文章才好发表。面对这些评论和建议,我心里有兴奋也有沮丧。
沈从文先生曾说,写作不基于别人的毁誉,而出于一个自己生活的基本信仰。这句话让我明白了,写作是盛放自己的喜怒哀乐,而不是要在乎别人的蜚短流长。快乐的人生,不需要那么多患得患失。只要自己喜欢,这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