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重新认识了精明的时间买卖
同一份时间售出很多次
举例:2003年写书
为什么呢?因为我想明白了:为了获得财富自由,我必须寻找一个方式运用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把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这是必经的途径,因为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每个人的时间都是“用过即弃”的,甚至“不用也不得不弃”,并且时间不会再生、也不会给你“攒在一起让你放个大招”的机会,于是,只有一个办法,把同一份时间出售很多次,越多次越好!
许多年来,我一直在琢磨,对个体来说,还有没有什么其他方式可以做到“把同一份时间出售许多次”?—— 我的意思是说,除了出版书之外。后来想明白了, 一切内容制造 ,本质上来看都是这个类别的,书籍、唱片、动漫…… 或者更为精确一点,一切创意制造,都可能是这个类别的。
你可以把一本书,一张唱片,一部动漫理解为一个“产品”。那么,这类极度依赖创意的内容,或称产品,都可能属于“成本极为低廉”(脑力劳动)、“受众极为广泛”(即,销量可能很大)的东西,有能力制造这类东西的人,最终都可能“把自己的同一份时间反复售出许多次”。
学生这个职业可以给大家提供那个那个一个思路,就是每个拿出了自己从事的职业之外,其实也可以一直包邮另一个职业:老师。把自己在这个领域所积累的技能教给别人,把自己独到的方法传授给他人,这些是你从事任何职业都可以做的。
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别人,这是对于个人商业模式的双重升级过程。
一方面,你可以把传授的知识通过写文章、录视频等方式传播出去,只要选择的领域是大众的刚需,而且产品足够优秀的话,就能够极大程度地解决财务上的问题。
另一方面,即便你暂时没有办法拿出这样的作品,你的个人能力也会在这样倒逼输出的过程中,获得极大的提升。即便你还停留在第一种模式下,这样的方法也会对你增加自己的价值有很大的帮助。
产品思维:你的产品必须满足消费者的刚需。
很多人会觉得,如果满足的刚需并不是自己内心认同的,会不会缺乏一些动力。对于如何让自己保持动力,如何让自己不轻易放弃,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一个方法:
给这件事情赋予重大的意义,甚至多重重大的意义。
一个需求也许在我的眼里没有那么重要,至少不是最重要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别人的刚需,或者说“以为的刚需”。这个时候,我选择去满足这个需求,那我需要给它赋予什么样的意义呢?
第一,有需求就会有供给,而我看到市面上大部分的供给都不够好。我如果能够提供更好的产品,其实是帮助大家节省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有些需求只有满足之后,你才会关注其他更重要的部分。与其劝说一个人背单词不重要,不如直接拿出一套不错的解决方案,帮他迈过单词这个门槛。等到他真正搞定了单词之后,才会注意到原来真正重要的是其他方面。
最后,满足了大众的刚需能够让我尽快实现财富自由。而不为了金钱而出卖时间之后,我能做的事情明显会多很多,而且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重大意义”。
从一开始就要训练自己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而不是仅仅在意完成任务的机械工作能力。近几年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更明显地揭示了这么一个道理:
一切没有创意的工作,都可能很快会被机器替代。
那怎么办?虚一点的说法是“重视教育”,实在一点的说法是“ 要不断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 ” —— 而这恰恰是这个专栏最核心的主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