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年未读懂的绘本,四岁的娃让我明白

三年未读懂的绘本,四岁的娃让我明白

作者: 言父词母 | 来源:发表于2021-11-01 00:09 被阅读0次

    01

    9岁的哥哥小时很喜欢看一本绘本,我断断续续给他讲了三年,但老实说,我一直没有看懂,也一直不明白孩子为什么喜欢。直到最近收到一位小老师的启发,我才明白。这位小老师,就是4岁的弟弟。

    绘本名字是《迟到大王》讲一个小男孩每天很早出门,但却经常因为匪夷所思的原因迟到,不是被鳄鱼吃了手套,就是被狮子咬破裤子。龇牙咧嘴的老师气得直跳脚,根本不相信,罚小男孩站墙角,重复抄写:不许撒鳄鱼/狮子的谎。有一天,男孩上学没迟到,但老师被惩罚了,被一个大猩猩抓到屋顶,狼狈地在屋顶求救。

    绘本到此戛然而止。

    我比较驽钝,觉得绘本很难理解,是教育孩子不要撒谎?还是上学不要迟到?抑或老师不能体罚学生?

    这个谜团直到前几天我才明白。

    太太冲我抱怨,4岁的弟弟一周都没洗澡,太太,好言相劝,弟弟就是油盐不进,翻来覆去就是两句话,我洗了澡,是我自己洗的。

    他说得很认真,太太拿他没办法,就吼他,我说1,2,3。如果你还不洗,就不要和妈妈睡觉。

    弟弟哇地一下,瘪着嘴就哭开了,一边哭一边澄清,我自己洗了澡。

    许多次,孩子最终被迫屈服了,但眼泪和洗澡水齐飞,委屈和不甘相随,睡觉时颤动的睫毛上还挂着晶莹的泪珠。

    前两天,这一幕又上演了,孩子坐在床头,负隅顽抗,对妈妈做徒劳地,努力申辩,我洗了。

    太太强忍住脾气,无奈地看着我。你儿子,和你一样倔!

    我也被逼出了办法,蹲到床边,看着弟弟,说:爸爸知道你很厉害,会自己洗澡,对吗?

    弟弟接过话茬,是的。我是很厉害的大哥哥。

    我接着问他,你自己洗好了澡,可不可以陪爸爸洗澡呢?

    孩子很爽快地说:好!

    我就带着孩子洗澡了,一边洗一边回答孩子的问题:为什么我陪你洗澡,我还要洗澡呢?

    02

    4岁儿童的想法的创造性有时令人惊奇,它并不受我们思维规则的局限。皮尔斯(Pearce,1997)把其称为“奇异思维”,它并不总需要用现实来检验。..........沃利(Wooley et al.,1999)等人在一项对3~6岁92个儿童的研究中发现,尽管大多数年长的学前儿童知道,希望发生的事情常不足以改变现实,但大约其中四分之一儿童仍然认为,也许仅仅是也许,希望真的能起作用。----《孩子们:儿童心理发展》勒弗朗索瓦

    记得自己读小学时,有次看小人书中有几句口诀可以让哪吒得到神通,于是我很兴奋地把咒语记下来,偷偷地找个大人不在的时候,在蚊帐里,按小人书上的图画,盘腿坐下,默念了很多遍咒语,结果可想而知,但我当时一直很纳闷,同样的口诀,为什么我没有具有神通,而哪吒就有了?

    会到上一段的例子,4岁的弟弟没有能力自己洗澡,但他希望自己做到,而且他也觉得自己能做到,在愿望和现实间存在差距,这种认知失调通过奇异思维来满足,我已经洗过澡了。

    弟弟的动机或需要是价值感(自己有用),行为只要服务于这个动机就好了,无论是能做到自己洗澡或者是陪大人洗澡。

    我联想起《迟到大王》,孩子不希望迟到被老师责罚,但由于一些原因,他还是迟到了,为了解决这个认知失调,他会编造出许多荒诞不经的故事。

    孩子害怕被老师批评,希望得到聆听和尊重。如果老师能理解孩子的苦心,减少孩子的担心,而不是一本正经的去戳穿孩子的谎话,惩罚孩子,结果也许不一样。

    孩子满嘴跑火车,撒谎是行为表象,背后的动机更加重要,如果作为父母,老师不仅仅看到行为,还能看到孩子背后的需求活动机,那该多好啊!

    03

    荷兰行为转变培训师本.泰勒总结人改变需要有三个驱动因素:动机,能力和环境。

    如果说弟弟从不愿意洗澡到洗澡,是因为动机,那么哥哥写字习惯的改进驱动力更多是环境

    环境是家庭,学校社会等能够影响他给与他动力或者阻力的因素。

    以前我老盯着哥哥写字姿势,他写字手腕往前勾,手腕和作业本最顶部平齐,用力捏住笔直的笔写字,我不厌其烦地提醒他,笔要斜靠虎口,但效果一般。

    有次我就在边上静静地坐着,偶尔他握笔正确时,我就鼓励他有进步,因为字的大小位置都挺合适。然后,我问他,为什么大多数时候你不这样写呢?

    他说,老师会觉得他写的不好。他习惯了不正确的握笔姿势,一下拧不过来。我明白了,他很在乎学校老师的反馈。我和老师沟通,请老师协助先把写字习惯培养好,字好看与否放一边。这样哥哥放心了,更加乐意用正确的姿势,我心里非常开心。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变要从最小的一步开始,baby step。

    哥哥字之前一直写得非常大,歪歪扭扭,被几个老师指出过,这个问题一定要纠正。我开始心很急,给他报了写字班,时常督促他,每天多练字,恨不能马上把字练好。

    后来,我无意中听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关于戒烟次数科学实验,让我淡定了许多,更加直观深刻认识到改变需要细水长流。

    多伦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米迦勒博士说:“以前我们以为五到七次尝试就可以成功了。” 但他们从2005年开始,花了3年时间跟踪超过1200名成年吸烟者戒烟数据后,发现成功戒烟者平均戒了30次才成功。

    备注:戒烟成功的定义是一年内不再抽烟,戒烟一次是指24小时内不抽烟。

    除了动机和环境外,改变的另外一个驱动因素是能力。

    有一天,我和一位老师聊天,提及哥哥三门主课都不喜欢,老师提醒我,不喜欢背后往往是不会做。传递的信息是我需要你帮助,提升我的能力。

    为此,我打算更好地和孩子在一起,看问题在哪里,帮助他去总结错题,学会用工具自己解决问题,帮助他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这些都是要和他并肩战斗,作为一个教练,陪伴他,辅导他,让他能够独自前行。

    当然这样很难,但正因为难,才有意义。

    **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都有成长中的沟沟坎坎,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一个特殊的故事,我希望能够成为故事的亲历者,讲述者,让他们有快乐的童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年未读懂的绘本,四岁的娃让我明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ea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