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和高三的孩子吃过早餐,闲聊两句,她投奔“军营”,我走向河边绿道。天微微亮着,马路上的路灯已经熄灭,车子像一只只小船,在一片宁静而幽暗的海面划过。我打开手机里的喜马拉雅,找出事先关注的毛姆作品,点击播放键,便开始新一天的锻炼。
十月,是毛姆的专场。十月里,陆续听完了《面纱》,《月亮与六便士》,《人性的枷锁》,《寻欢作乐》,《刀锋》,《情迷佛罗伦萨》,《卡塔丽娜》,以及毛姆的文学评论作品《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最后,难以遏制对毛姆本人的兴趣,又听完了赛琳娜黑斯廷斯的《毛姆传》。
在此之前,我看纸质书比较多,很少听书。不得不说,于我个人而言,听书比起纸质书阅读来说效果还是要差很多。我有时会因为关注行人车辆而主动走神,有时又会因为赏花观鸟被动走神,就算是用心听了,也难以做到沉浸式理解,总是听了后面的内容就忘了前面的内容,甚至连书中某些人物的名字都没记住。所以,一个月来,毛姆的作品始终像是林间雾霭笼罩的花,太阳照下来,我却只能看到一个大体的轮廓:《月亮与六便士》是一个画家为理想出走流浪,《面纱》则是一个出轨女人人性与良知的回归;《情迷佛罗伦萨》是一个女子在杀人后看清了两个男人并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刀锋》是一个男子从战场归来不断寻找内心的宁静;《寻欢作乐》是一个女人如圣母一般撒播自己对男人的怜悯雨露,《卡塔丽娜》则是一个女人得到圣母神助后恪守坚贞而爱情事业双丰收。《人性的枷锁》带自传体性质,讲述一个敏感自卑的跛脚孤儿的成长之路。而《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则是毛姆对阅读的推崇,和对几部著名小说及作者的推荐介绍。
也许,很多事情都需要练习才能做得更好吧,又或者毛姆本人的传奇经历太过引人入胜,以致于我最后听《毛姆传》的时候走神的现象就很少了。随着主播的朗读,我的眼前便闪过一帧帧毛姆的人生,惊叹,震撼,羡慕,崇敬,唏嘘......那些擦肩而过的人才不会知道在我平稳的呼吸与平静的面容下,我的心潮怎样在翻涌。
毛姆人生之精彩胜过他自己创作的每一部作品。以一个矮小口吃、自卑敏感的孤儿为原点发散开去,事业线:五年的习医生涯后专职写作,成为知名的剧作家、作家,战争时期又是一名出色的情报工作者,同时他一生热衷旅行,欧洲、美国、东南亚都留下了他不少的足迹,这些旅游的经历见闻也成为了他笔墨的源头活水。他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收获了丰富的阅历见识和巨大的名利财富。感情线:他是一名同性恋,先后和两个男人建立了稳定的伴侣关系,这两个男人也作为他的秘书负责处理他的生活和工作事宜,包括帮他物色玩伴带回家。但是他却不抗拒女人,和一个已婚女人做情人,生了一个女儿并维持了一段长达十余年的痛苦婚姻。
人至暮年难免悲凉,毛姆也不能幸免,他也一样要面对每况愈下的身体,日益丧失的理智,与日俱增的孤独,还有令人头痛的因遗产而引起的纠纷——因为后一个伴侣的设计,晚年的毛姆与唯一的女儿反目。为了避免社会舆论上的汹汹非议,毛姆想尽办法遮掩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甚至当初答应结婚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担心这个秘密被情妇恼羞成怒捅出去,可是,在他去世后不久,这个秘密由他最看重的侄子公诸于世。
毛姆的一生到底幸福还是不幸福?局外人很难回答,而当事人才不会问自己这个问题。正如他在《人性的枷锁》中所说,生活就像一条波斯地毯,尽管色彩斑斓,却毫无意义。幸福和痛苦都无关紧要。它们就像其他琐碎的细节,一同被设计到生活的图案之中。于他而言,所有遇到的不幸充其量只是生命中精美的装饰。不管是忧郁还是喜悦,是快乐还是痛苦,正是它们让生活的图案更加丰富多彩。
于是,在这个十月,我更加理解了九月重逢的史铁生。
现在这个年纪,无论是读毛姆还是读史铁生,都要比以前容易共情。阅历慢慢告诉一个人关于生活的真相,人也会在重重冲突和种种和解中获得平静,学会从容、勇敢地笑对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