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篇名为《董明珠,一个即将离去的悲情英雄》的文章,深有感触,文中提到了以董明珠剽悍、强硬、霸气的内在性格,注定了其在目前大环境下的最终结局并非如同众人所希望的那样,皆大欢喜,而是免不了令人唏嘘不已,如同文中所言,刚强的人不懂政治,不懂妥协,不懂潜规则,因此他们的命运通常都会带有一些悲情色彩。
无独有偶,以史为鉴,历史上像董明珠这样极致做事的人,比如商鞅、项羽、晁错等,其最后的命运无不是以悲剧宣告结束的,秦国商鞅,就是一个做事喜欢做到极致的人,当然,他的死也惨烈到了极致,还真的是从头极致到了尾,可以说他是自己事业的牺牲品,商鞅在秦孝公在位时所推行的新法,虽最终促成了秦国的无比强大和无尚荣光,为秦国最终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但因其犯众“怒”,(商鞅变法的一个核心内容是集权,削弱原来贵族阶层的权力,强化王权。这种集权符合了秦王的利益,却损害了一大批人的利益。),在风烛残年之际遭车裂而死,全家抄斩,不得善终。
汉朝主张削藩的晁错,也是一个为了极致做事而忽略了大环境的忠臣,汉景帝时期,四方诸侯已经割据一方,固强自守。实现大汉王朝的长治久安,晁错建议汉景帝“削藩”, 消除王权对皇权的严重威胁,但是在当时内外部条件都不成熟的情况下怂恿着削藩,更为可怕的是,晁错压根就没有想到削藩后各国的激烈抵抗,也没有削藩后果预案,反倒是大战来临,让皇帝亲征,自己留守城内,如此地缺乏政治智慧,最后被诸侯“清君侧诛晁错”联名上书景帝,腰斩于东市。
历史总在重复上演,而且最终的结局极其相似,这些现象的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其实一直以来都未曾有大的变动,只是我们总以为时代变了,一切都跟过去不一样了,果真如此的话,那哲学这门课程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哲学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其要研究普世的、亘古不变的真理。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做事的,一种是做人的。大多数人其实兼具这两种人的特征,但有些人物,尤其是一些身居要职、手握重权之人,为了做事,常常走向了极端。就如同商鞅、晁错一般,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竟不顾大环境的掣肘,最终败给了自己的天真无邪,《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古往今来,这句话无时无刻不在警醒很多仁人志士,要实现心中所想,万不可不顾大环境,一意孤行,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革命尚未成功,自己已经黯然倒下了。
这让我想起了老子的处世智慧,《老子》第九章有云:“持而盈之 ,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大致意思是,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这便是老子所推崇的平衡智慧,万事过犹不及,为人处世不可锋芒毕露,要留有余地,适可而止。 但在一些做事喜欢追求极致的人看来,老子的这种思想未免过于保守、中庸,在他们的人生信条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为了信仰和使命,哪怕抛头颅洒热血也无所畏惧,那种苟活于人世的想法,是他们至死也不愿认同和妥协的。
其实,在价值观多元和包容的当下,选择什么样的三观,完全是自由的,没有人会加以强制,但我始终认为,既然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心中所想,又为何对路径一定要执迷不悟呢?为什么不能采取在当时看来是最为有效和稳妥的方案,而是要坚持极致到底呢?不过话说回来,万事皆有对立面,或许所有的变法或革新,从来都不是优柔寡断和缓缓推进的,快刀斩乱麻才能凸显革命本质。当然,势必有人要沦为这其中的牺牲品,变法没有不流血的。这点已被历史无数次验证了。
这个道理放在职场中亦然,当你计划推行一套方案或措施时,一定不能无视职场中的大环境,比如不仅要站在老板立场,还要站在员工和其他同事的角度来考虑,如果除了老板之外,所有人都反对甚至拒绝执行,那么最终的结局一定不会太理想,再好的方案,没有真正的执行到位,回头所有人会将矛头一致对准方案提出者本身,到时候即使你有舌战群儒的本事,恐怕在众口铄金的压力下,你也是百口莫辩,哑巴吃黄连。
所以,极致做事,兼顾做人,万事皆成全。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职场红与黑(zhichanghongyuhei)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