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鲁迅说的:“没有拿来的,人不能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成为新文艺”,就如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一样,文艺踩在时代的高山上更能被广泛认可并顶礼膜拜,因而没有适度的继承便不能有充分的创新。
众所周知,屠呦呦正是从中医古籍那里得到启发,通过对青蒿素提取方法的改进,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 ;近几年来,火遍大江南北的针灸也是基于我国传统中医学的针灸原理,再从原理和技术不断更新,从而被更多人接受;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如今百花齐放的全民健身运动,也是不断演变与发展的,从汉代的导引术到魏晋的五禽戏,到宋的八段锦,再到清的太极拳,最后到现代的健身操,在借鉴中创新,在创新中找到与时代接轨的契合点,从而焕发其蓬勃的生命力,帮我们消灾解难,助我们强身健体。


除了以上较实用的中华传承,中华文化更不乏美的存在,陶渊明笔下那“黄发垂髫,并怡然之乐”的“桃花源”是很多人心心念念的地方,可现实的骨干让大多数人背井离乡,踏入洪流,被时代的潮流冲着向前,但李子柒选择了逆流而行,她从古老的中华之河汲取营养,用心地把中华民族传统的时令节气、传统节日等融入视频,将古色古风与新的传播媒介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既展示了一个“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劳碌身影,又表现了一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独特韵味,这样不仅能让传统文化容易地走进年轻人的生活,给迷茫而又浮躁的青年以心灵慰籍,也能让外国友人更直观的感受到中华田园生活的魅力,促进中华文化的继续发扬。
这是个追求创新的时代,也是个独特的时代,但是没有适度的拿来,没有受众的情感共鸣与心灵支撑,是很难被理解与接受的,所以有时候踏实地向先人学习,合适的借鉴,恰当的创新,也许更容易走向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