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就此别过
“很多关系就是这样,我主动,你不主动,或者你不主动,我也不主动,然后两个人就没有了关系。”
感觉并不美好的一天。她和以前的朋友见面了。可是忽然之间感觉变了。对,变了。不是她的错觉,真的就是变了。这是多么让人孤单又懊恼的事。
原以为回到了熟悉的街道,满街都是回忆里的模样。因为这样忽然很想和以前的朋友聊聊,脑子里一闪而过的却是生怕打扰到对方的想法。最后还是鼓起勇气打了电话。电话里的声音表现的很意外,说你回来了啊。“有空见一面吗?带了点小礼物给你。”好像这样她们才有见面的理由吧。“你真是太客气了。”接着开始微信联系见面时间,过多简单的表情符号代替了一切语言。敷衍和疏离,多么无情又尴尬的笑脸符号。她忽然间觉得很后悔,觉得对方根本没有想见自己的想法,一切都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约好了时间,怀揣复杂的心情和朋友见面了。朋友也带来了一个小礼品,说实话,这样做事越来越周全的她,却让她感觉格外陌生,让人觉得是如此生硬的见面。
一路上话并不太多,她们嗯嗯啊啊都有些言不由衷。她还记得以前见面时的场景。恨不得把最近发生的事像电影重现般一起重播给对方。手舞足蹈,声音分贝超足,时不时因为过于兴奋的表情和动作还会引起路人的侧目。而现在,她们只是淡淡的走在一起,说着最近挺忙的啊,啥时回来呀,看你发的朋友圈听说你出国了……
她看见她的朋友圈了。是的,她知道她其实早就看见了,她的朋友圈和她早已没有了互动。以前那些热火朝天的“啥牌子,快把你的衣服仔细给我看看什么面料”这种热烈的交谈再也没有。“她忙吗?她在忙什么?她的工作不是不忙吗?”开始时她的心里有很多疑问,每次都会详装生气的和朋友抗议:“干嘛不理我啊,真是讨厌。下次我也不理你了。”
她嗔怪朋友,却又很快忘记自己是在生气,和朋友重修旧好,主动热络的找朋友。可朋友总是继续她的“忙碌”。
几乎没有回复,她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有时候她甚至怀疑消息是不是真的发送了出去。盯着手机看了好久,可是明明就是发了啊,如果不是她一直主动联系,对方可能早就不会主动联系她了吧。
那些冷漠的,让人失望的,真的可以从心上忽略不计吗?
一而再再而三的,她会怀疑究竟是不是朋友,只能自我安慰不要太过打扰别人;再后来,她嘴里依旧不说,心里却已经和对方产生了巨大的鸿沟。虽然看不见,也许却是足以将一切吞噬的遥远距离。
朋友就在她旁边,她却看不清朋友的表情,有种寂寞的疏离在她们之间蔓延。为什么会这样?她脊背有些发凉,她也不想她们这样一直僵持下去。
“你家娃怎么样了?”她想试着打破僵局。却也不知从何说起。
“哦,考试考了前几名。”
“那你最近工作还顺心的吧?!”
“还好吧,我们科室人都还挺配合我工作的。”
…………
“你忙吗?”
……她尴尬的等待着她的回应。
“还好。”
又是相同的一句回答。
这种只有回答没有回应的对话,她甚至有些不知道要如何再进行这种无趣的一问一答了。
这时有个熟人喊住了朋友,朋友熟练又客套的寒暄了一番离开了。不知为什么,这样“沉稳又春风得意”的她让她感到很陌生,她不会像以前一样和她八卦身边的一切,对自己的事情也三缄其口。而她的事情,她更是从不过问。
明明她们之前是朋友的啊。是自己什么地方让对方讨厌了吗?是自己总是和对方“不识相”的说着自己的处境让对方无比厌烦吗?是自己忙碌又孤独可悲的生活让人想远离吗?
她百思不得其解,对方如此冷漠,也许是她们的境遇越来越不同了吧。
或许很多事情并不心遂人愿吧。而朋友显然正游刃有余的享受着生活,没有多余的精力。大约是没有空闲去了解她的心情的。
至于她这几年的不如意,面对升迁加薪的暗箱操作,被别人排挤到夜不能寐,朋友也总是随意敷衍几句,没有安慰,没有询问,也许在别人眼里根本无足轻重,甚至毫不在意。
她们难道不是朋友吗?尽管不能感同身受,可是她还是想要一个志同道合,可以倾诉的朋友。而现在,那些情谊似乎早已虚无缥缈了。
十多年过去了,各自看向五光十色的琉璃世界。喜欢的、在意的,向往的都毫无相通,心更是各生疏离,成年人友谊的落幕从来不是郑重的告别,却会在一次次失望以后,悄悄地把心门紧紧的上锁,就此别过。
2普通朋友
“如果你只是利用我的真心和好意,如果你对我毫不在意,那么,以后我不会再傻了。”
小静生孩子的时候,朋友来了一波又一波,她左顾右盼也始终没有看见小晗的身影。
她觉得很意外,小晗最近是不是太忙啊,怎么连电话也没有打过来,她还一直总说要陪她生产,做孩子的干妈。
出院以后有段时间小晗才姗姗来迟。她一进门就说:“哎呀,大胖小子生了呀,早就想来看你了,可是怕影响你休息所以来迟了。”她带了些婴儿小礼物,说小东西不成敬意,你不要嫌弃啊。小静心里瞬间如暖流穿过。想想之前还差点跟她计较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来陪自己,一下子觉得自己太过小心眼了。
小晗是小静刚进公司时交往的第一个好朋友。和单纯内向的她不同,小晗热情大方,经常拉着小静到处找美食,拉着她一起逛街。
每次小静穿着高跟鞋陪着她东跑西跑时,心里却总是充满了满足。朋友需要她,才会拉着她一起玩。虽然每次她总要小静帮她刷个卡,撒娇的让她帮忙拎下东西什么的,小静也全部欣然接受了。在她心里朋友请自己帮忙,不是更证明她们是真正的朋友,自己被别人需要和被需要着。
在这种心理暗示下,小静对小晗的关怀无微不至,也有求必应,她们的友谊小船也似乎越来越深厚。
他们每天中午都会一起吃饭,不过每次吃什么去哪里吃小静每次总是以小晗的意见为主,小晗也只是象征性的问问她的意见。当然小静对这些“小事”也从来都很无所谓,除了那一次例外。她的喉咙因为吃了太多辣发炎了,小晗还依旧跟她撒娇说你就陪我去嘛,坚持要吃小龙虾。不过小静实在太难受了,她想了想觉得自己还是不能再吃辣了。嘶哑着喉咙说真是抱歉,喉咙不太舒服,你们去吃吧。“”喉咙怎么搞的?昨天不还好好的吗?”小晗的口气里有些许不快,看到小静摇摇头,“吃一次没事的呢,你呀就应该以毒攻毒。”到底还是硬拉着她去吃。可怜的小静从头到尾也没能吃下一口,一直坐在那看着小晗大快朵颐。最后还是和以前一样均摊饭钱。吃完饭的小晗摸着鼓鼓的肚皮感叹道:这么好吃,你不能吃真是太可惜了。这是她第一次强烈的感受到所谓朋友的“需要”不过是强人所难,被勉强是让人无比沮丧的事情。
尽管如此,小静依然把她当最好的朋友。她听说小晗买房子急需用钱,还未等到她开口,就把自己的理财全部取了出来,理财里的利息什么的也完全顾不上了。解决了燃眉之急,小晗也异常激动的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能帮上朋友的忙小静心里也颇觉欣慰。一直到后来,甚至她家里遇到紧急情况急需用钱,她也坚持自己硬扛着,拼命赚钱攒钱,知道朋友为难一句没提还钱的事。小晗后来听别人说了,也只是特别遗憾的说:真是不巧呀,本来应该还你钱的,可是又实在拿不出来,要不你要是着急我去跟朋友去借点先还你。“真不用急着还我,我真不急的,你买房也不容易。”她永远那么善解人意。
在她心目中,她的好朋友只有一个,她无论如何一定要好好珍惜。
她一直这么坚定的认为。小晗结婚生子,她真心充满了祝福,也无限感动着,朋友的幸福也是她的幸福。如果不是那一次偶然听到了那样的对话,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原来一切并非如此。
那是她回来上班不久,胸有些胀痛的她在洗手间母婴室,刚要从里面出来,无意间听到小晗的对话,不由得站住了脚步。
“小静生孩子你去了没,出份子了吗?”
外面的人显然没有料到卫生间母婴室里面还有人。
“我带礼品去的。”是小晗的声音。
“你和她应该关系挺好的吧,上次买房子借了不少钱给你吧。”另一个同事疑惑的问。
“哦,是借了点给我,那又怎样,为什么一定要出份子啊?我买东西也算还她人情了,本来嘛,我和她关系不就是很一般的普通朋友吗?!”
“一般的普通朋友?”那个刺耳的声音让她怀疑,不过又是千真万确,“难过,气愤,失望……”千万种滋味一瞬间彻底击中了她,半天缓不过神。
“不然你以为呢,每次跟她说什么都是‘可以,随便’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跟她在一起真挺没意思的。”
如果说语言可以做一把匕首,她承认她被这把匕首深深的刺伤了。为什么?她这么真心的待她,她难道不是她最好的朋友吗?
如果不是她的亲口承认,她是断然不会相信的,可是真相就在她的面前,在她心目中真的只是一般化的普通关系,利用的关系,可有可无的关系。很可惜,善良的她,愚笨的她,单纯的她直到现在才懂。
在精明势利的人眼里哪有什么好朋友,从来都只是利用。一旦没有利用价值,你就会弃如敝履。只可惜自己被利用了真心,又或者她从来都是那么还怕孤单。
这一次,她真的懂了。只是,刚才胸痛的地方开始蔓延,原来真的好痛。
3面包和馒头
“在你的心里我真的存在吗?你的友谊已成为我的负担。那么,还记得当初的我们吗?”
果果是个富家女。朋友圈里经常晒晒别墅,豪车,世界各地的旅行。这也难怪官二代的她又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主妇,老公在外做生意,身价过亿,不仅住在高档别墅里,还有专职的保姆在伺候着。
她朋友众多,上学那时她的朋友大多也是富二代。唯有有个特别的朋友,说来源于一次小意外。她和小伙伴在打网球的时候,不小心摔到了地上,把腿给摔破了。看着她一瘸一拐的模样,同桌的小惠有点不忍心的问她需不需要帮忙?果果皱皱眉头,又摇了摇头。“以后还是我帮你打饭吧。”小惠不知为何对果果一阵怜惜,虽说她只大了果果一岁,却还是想到了自己可爱的妹妹。果果第一次遇到如此好心的同桌几乎要感激涕零。她身边不缺少朋友,可是从小见惯了官场的阿谀奉承,真心待她的朋友却并不多见。温柔又倔强的小惠果然很靠谱,她每次都去外面炒好了菜打包带来,还不忘细心的提醒厨师:身上有伤疤,一定不要放酱油。不知道谁说的吃酱油可能会留下疤痕,她硬是给果果打了半个月完全不放酱油的饭菜。还坚持不收果果的钱。
就这样她们成了好朋友。果果时不时的带她见识见识她流光溢彩的生活,小惠朋友不多,她平凡的世界里也因此多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
不过时间长了小惠发现和果果的友谊也并非自己期待的模样。果果身边总有一堆前簇后拥的小伙伴,她觉得自己并不是对方唯一的朋友很是失落。果果经常来不及陪她一起,她会情不自禁的想果果永远不会像自己对待她那样对待自己,也根本没有当她是最好的朋友。这也许无形中让果果有了压迫。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小惠怎么跟果果男朋友似的,怎么那么爱吃醋。
就在这吵吵闹闹,“争风吃醋”里,她们的大学生活很快结束了。
毕业以后,她们各自回到家乡,起初她们都很想念对方的好,她们经常联系,好像回到上学般亲密无间的日子。可是慢慢地,各自结婚生子后,生活也愈加的忙碌起来。
有一次,小惠给果果打电话怎么也打不通,她着急的给其他的朋友打电话,让她们帮忙试试看果果电话能不能打通,心里有一万个猜想,生怕果果出了什么事。电话打通以后果果却有点不痛快的说:怎么给我打那么多电话啊,我在浇花啊,姐姐。
小惠一直以来却还是很担心,她觉得果果那样的小女孩不会照顾自己,担心果果出了什么事情,也担心果果会真的忘了自己。
更让她无比失落的是果果的朋友圈里太过五彩斑斓。她刚给她发微信问她在干什么,半天也得不到回应时,却看见她发的朋友圈里正在某处高档地方惬意的喝着下午茶。
失望,懊恼,不痛快。偶尔,小惠生闷气不理果果时,果果又会寄来很多当季的高档进补食材,每一样都价值不菲。小惠并不在意这些物质东西,她却一直很疑惑自己到底是不是果果最好的朋友。
每当她热切的想找果果聊聊天,果果通常不是在商场就是在外旅游。即便在家,也很难像她心里一直所期望的那样亲密无间。
尽管果果希望自己永远排在那个最重要的位置,不过她也明白到底她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那些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朋友,可能更明白她,更懂她现在的生活。
大大咧咧的果果,有时候不太想明白小惠怎么还跟以前一样那么爱生气。可能她的生活圈子和她人一样,大概是太无聊了吧。
到底她们的情谊隔了山水也并非坚不可摧,到底有些世界是真的完全不同,到底“朋友”这样的名词变幻莫测,不过还是更在乎自己多了些。
“我是你的朋友吗?”
“也许吧,曾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