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们为什么会“自我放弃”?

孩子们为什么会“自我放弃”?

作者: fln云水禅心 | 来源:发表于2019-04-10 23:41 被阅读0次

    为人父母,养育孩子这件事绝对不轻松——

    压榨你的精力,刷新你的认知,时时会让你在惨淡现实与自身无力中狼狈不堪;

    但是,养育孩子,又是一场难得的自我修行——

    会激发出你最好的一面,你竭尽全力,帮助孩子也帮助你自己活出最好的生命状态。

    如果你已为人父母或有此打算,你觉得自己能答好“父母资格考试”这张考卷吗?


    你能接受你的孩子只是庸庸碌碌的平凡人的事实吗?

    你能允许孩子以他的意愿与自由去过一生吗?

    你能保证不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指责你的孩子不够优秀吗?

    你能将孩子的梦想,与你的寄托独立分开吗?

    你能牢记自己从父母那里遭受的伤害,并努力不让这一切重蹈覆辙吗?


    为了避免得分太低,建议广大上进的父母,要努力避免以下扣分操作。

    1. 指责与否定

    很多孩子,如果成绩下降,或者犯了显而易见的错误,其实内心已经很难受了。

    父母切忌再往伤口上撒盐。

    想要孩子改掉错误,一个安慰拥抱带来的自省,远大于一万句暴怒的指责。

    但是有一些这样的父母,每当孩子犯了错,他们就像抓住了仇人的把柄,极尽所能地羞辱、践踏。

    父母持续的不认同,让孩子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想法与潜力。

    每个孩子都想被父母接受,期待获得无条件的安全和爱,但太多的孩子,在父母那里,只有指责与不认同。

    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决定我们如何对待世界。

    在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孩子内心充满安全感,以及更有信心重拾勇气,重新出发。

    2. 忽略与抛弃

    在这个繁忙的社会,不少的孩子都是“隐形”留守儿童,很多父母工作太忙,把自己交给长辈,常常只有周末有时间陪一下。

    工作忙碌,尚有情可原。然鹅,不怕父母忙,就怕在他们日理万机的空隙,还要抽一个时间,专心用来施展家长权威、批评孩子过错。

    多年后,孩子变成遇事退缩、不敢争取、不敢表达、生命力无法伸展的成年人,又是伶牙俐齿的他们,张口废物、闭口渣滓,责怪你不够出息,不配活着。

    就像网友@是俊 所说:

    “很多人其实不把家当作退路的。

    感到失败和望不到头的时候,没有那个外界默认的“避风港”。

    低谷时,家人甚至会给予更大的压力。

    很多的年轻人站在路中间,就那样站着哭。

    身后没有灯火,身前白雾茫茫。

    3 让孩子过你的人生

    一个孩子成长最不能承受之重,就是肩负着父母自己没能实现、却希望孩子去完成的梦想。

    父母念念不忘,孩子必然很丧。

    如果孩子完不成父母的期待,那么他内心就会被无能与无助吞没。

    因为一般来说,这些望子女成龙成凤的父母,欲望都是无底洞:

    你这次考了100分,他们希望你谦逊地保持下去;

    你考了全校第一,他们希望你考全区然后全市第一……

    《奇葩说》有一集辩题:“如果一键定制孩子的完美人生,你会不会选?”

    一位辩手分享说:这不是一道脑洞题,这其实很现实,所谓的完美定制方案,其实就是指父母希望孩子按他们的“谱”过一生。

    很多父母在孩子出生后,会给他们设定人生关键字,这些关键字一定是看起来很美好、很光明的。

    正如这位辩手,她的人生关键字,是:争气。

    她出生就没见过父亲,母亲扛着米袋把她养大,女儿是母亲晦暗人生唯一的亮点。

    为了给母亲争气,“优秀”是她人生唯一的目标。

    在这个连生存都竞争激烈的社会,倘若天资不高,家庭能提供的资源又有限,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这得多难啊?

    但她努力这么一路“优秀”下去,工作不错,很早结婚生子,在节目的表现也令人赞赏。

    然而她说:“追求完美,是人生至苦。”

    更何况,这完美,还是他人定义好,强加于你的。

    我现在混得也还好,看结果是不错。

    可是我心中的那些遗憾,我那些想干没干的事儿,我被偷走的快乐,

    除了我自己,又有谁真的在乎呢?”

    相信看到这里,成熟的父母,已经开始学着反思并改变了。

    下面3个改变的加分项,不是收藏下来就完事了,而是去落到每一个与孩子相处的细节。

    1. 无论何时,都要站在孩子身后

    稳定的家庭,坚定的父母,是孩子成长最大的财富。

    校园教育是知识教育,家庭教育是人格教育,永远不要把教育孩子的事情,全部交给学校。

    智力水平、学习成绩,这些只在最初的成长中显性存在,一个健康的心理与健康的人格,才是支撑孩子一生发展的基石。

    而孩子的人格塑造,来自于父母的坚定。

    有父母作为后盾,孩子才有足够的勇气,面对挫折,积极应战。

    2. 言教,更要身教

    荣格说:父母给孩子最坏的影响,是让孩子觉得,父母没有过上自己的生活。

    再会投胎的孩子,他遗传到的硬件,也不会超过父母相加之和。

    而他后续的发展,性格养成、言谈举止、思考方式,都与父母的教养息息相关。

    父母影响孩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言教,一种是身教。

    我们生来,就在被动地接受父母的教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被影响、被塑造。

    如果你是一个焦虑、不快乐的母亲,你无法教养出一位快乐的孩子;

    如果你正面对人生转折,表现出迷茫、困惑,孩子也会被影响得诚惶诚恐,无法勇敢向外探索;

    如果父母之间的关系,毫无关心、淡薄疏远,甚至剑拔弩张,动辄争吵……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和谐亲密关系的几率大大降低。

    最重要的,如果父母不够优秀,要求孩子优秀,是一种苛求。

    3.成长,为自己才有动力

    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儿童的生长,源自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

    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

    孩子不是被动接受父母与老师塑造或雕刻的木料,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一个活生生的人。

    人类的探索与积极向外的本能,促使孩子能够成长为一个独立思考、独立判断,适应时代的一代人。

    父母能帮孩子去做的,不是规划未来,甚至不是指点方向,而是一起寻找他内心的动力源泉,找到好好学习,向上成长的动机。

    心理学上,我们称为自我成就动机。

    倘若孩子出现成长问题,最容易体现在学习上。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孩子成长之初,都是渴求知识的,但是这点火焰很快熄灭,产生了教学上最凶恶最可怕的敌人——对学习的冷淡态度。

    但我们相信:一个自我成就动机高的孩子,不会轻易自我放弃。

    前提是他一直在感受来自家庭的爱、重视与被需要的感受。

    只要我们愿意耐心地付出理解、忍耐与爱的能量,成长的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父母有动力,孩子更愿意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们为什么会“自我放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na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