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的思考,過多的想法,自我的拉扯都是内耗。
逻辑发散出去,必然带來感受;感受生起,必然又会出现逻辑。感受跟随逻辑,然后再更多的邏輯,跑题,加戲。除了损耗自己、添堵,一点用都没有。頭腦里的加戏、烦恼、感觉……在修行中,生活中都是消耗品,最終以損耗財富来体现。
头脑的思维逻辑和感受,與气相關。五脏六腑之中,肝主怒;肺主郁闷和委屈;脾胃主濕寒;腎主恐惧……五脏六腑之氣若失去平衡,或氣太浊,不够清纯,就會有很多雜念。頭腦猶如編劇,就开始耗时间,耗精力,耗感受,更重要的是耗五脏六腑的气。
财富是五行之气相合,磁场清纯。能够用爱和欢喜將一盘散珠串成一串珍珠。金钱的本质是爱,欣赏,喜悦,感恩……五氣合諧时會产生一种共量的磁场,这个磁场可以持久。
当有杂念时,内耗清纯之气,绳子会磨损,断掉。五脏六腑的气再一次各自为政,谁更强厚一点,谁的气更壮一些,产生的浊气就更多一些。
要让小我、头脑暂停,讓逻辑的评判、焦虑歇一歇,变成简单纯粹的自己,就得回到初心。
沮丧也好,难过悲伤也好,就回到原点:“我最初是来干嘛的?”。要有一个主逻辑,好感觉是服务于主逻辑。初始目的是来学习如何有钱,学习金钱背后的本质,爱、欣赏和喜悦。掐住重点,就定在这儿,就死磕在这儿。包括婚姻情感也一樣,定在一个点上生活會变得简单,变得从容和喜悦。
回到原点,做一个单纯的人,一念清純,初心是什么?初衷是什么?当回到这个点的时候,会发现逻辑再也带不跑了,然后一切烦恼就都没有了。时刻要知道自己是来干嘛的。是来学习钱的规律,那有没有改善?至少生活、磁场、心态、身体、情感先有改变,钱就會在来的路上。
剛開始顯化都有一个规律,就是先慢后快,时而有时而没有。因为原来的坑太深,舊有的習慣、氣已经形成根深蒂固的状态,時不時会被拉回原有的模式,填坑要填很久。在暗夜里坐等天亮的时候,會觉得时间过得好漫长。但是痛苦绝望,等待的焦急,這些都是在夯实自己,坚定地走过去之后,会发现所有的苦痛都是礼物。因為有這一段筑基才会有增倍的速度。
要定心。逻辑、小我加戏的时候,问自己“我是来干嘛的?”,在逻辑系统、感受里要学会拒绝,不予理会。逻辑是要服务于目标的,否則就沒有用。
生活中快乐的秘密就是能够知道自己的本分,谨持自己的本心,做一个守心人,守住本心和初心,能守住这个心,就能守住金钱,因为金钱是心識心神对于这个世界接触的好感和美好。逻辑和感受越多,暴躁越多;情绪越多,损耗的心神就越多,财富流失就越快。所以命运是好的修养和素质。
逻辑感受如果不符合初心,都可以消失掉。当有这样的觉知,自以为是的感觉和逻辑越来越少,内心就越来越輕盈,那一刻才真的开始喜悦。还我本来面目,初心才是本来的样子。意识震动能量,能量又震动物质,所以意识的根源是否清澈,是否如意,莫忘初心,才能修行有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