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书湖阴先生壁

书湖阴先生壁

作者: 二到极致 | 来源:发表于2022-10-10 15:25 被阅读0次

                  北宋 . 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解析

湖阴先生:姓杨,名德逢,号湖阴先生。是作者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的邻居。

畦(qí):田中用土埂分划的排列整齐的小区。

排闼(tà):推门直入。

《书湖阴先生壁》共两首,称赞杨德逢家庭院内外的环境优美,此其一。本诗最为人称道的是后二句对仗的工稳,“一水”对“两山”,“护”对“排”,“田”对“闼”,“将绿绕”对“送青来”,白水、绿田、青山,色彩和谐鲜明;“水”、“田”、“绿”、“山”、“闼”、“青”,韵致浏亮摇曳;一“护”一“送”,更是将静止的景物写得灵动非凡,从而使整个画面鲜活起来。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有《临川集》等著作存世。

相关文章

  • 《书湖阴先生壁》

    1.吕金博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王安石 公务繁重,无心批阅,忽然想到朋友湖阴先生家里清幽。要不就在他家住上几日...

  •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手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先生的草屋檐下,由于经常打扫,没有一...

  • 《书湖阴先生壁》

    小儿今日找我帮忙,提问老师留的需要背诵的内容,其中有一首诗我未接触过,就是题目所书之《书湖阴先生壁》。 ...

  •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1.书:书写,题诗。 2.湖阴先生:...

  • 《书湖阴先生壁》

    《书湖阴先生壁》 北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 书湖阴先生壁

    文/一刀斋 凌晨三点半调整完上课流程,今早六点半醒来就觉得头重脚轻,蛮疲累的。好在每逢正事发生,即便我休息的时间极...

  • 书湖阴先生壁

    (文:来自网络)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译文】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

  • 书湖阴先生壁

    北宋 . 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解析 湖...

  • 《书湖阴先生壁》改写

    1.高旻皓 扩写《书湖阴先生壁》 今天阳光明媚,春风送暖。诗人王安石要去拜访他的邻居湖阴先生。 ...

  • 读《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此公,毁者有之,誉者有之。以鄙人愚见,此公算得一个做实事的人,做实事的人受点毁誉是再正常不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湖阴先生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ro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