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都比较穷,冬天又很冷,手脚冻的发麻,必须通过活动,让身体热起来;而踢毽子是其中的一项暖身的运动,因为花样繁多,是大家比较喜欢玩的游戏!
毽子在那个时候是没有的卖的,需要自己制作,而原材料的收集颇为麻烦,需要平时留意。
毽子的底座最好的材料是方孔兄--小铜钱,次之是金属垫片;那时,小铜钱已经不是很好找,但原来家境稍好的家庭,还是有的,记得外公家原来挂蚊帐的钩子上面装饰的就是用小铜钱扎的,被我偷偷剪下几个用来做毽子去了,现在再去外公家,再也找不到那些小铜钱了,要是放到现在,兴许值些钱了。包铜钱的布,要用上好的呢子料,有些厚度,又略有弹性;
毽子用来插鸡毛的管子,上好的是鹅毛管,次之是粗电线上的绝缘层,这两样东西都不是很好找,鹅毛必须从鹅身上找,但那时养鹅的人家不多,所以,哪家养鹅的,都会被我们一群孩童惦记着,待他家宰鹅的时候,去讨几根鹅毛,鹅毛必须是翅膀上的,那样才有粗粗的鹅毛管;
毽子上部的鸡毛,上好的是雄芦花鸡毛,次之是普通公鸡毛;芦花鸡毛因鸡毛的花纹像芦花而得名,芦花鸡毛不好找,公鸡毛要好找些,一般收集的时候,是在大人杀鸡的时候,抢先把公鸡尾部的毛拔下来,夹在书页里,待到用时取出,而有时刚好没有,就只能去鸡窝里抓鸡就地取毛了;现在想来,公鸡真是可怜,被活生生的拔光了屁股…
小时候,母亲是非常忙的,没有时间帮我做这个,所以只能自己动手,第一次做的时候,缝的弯弯扭扭的,后来慢慢有了经验,先是找一个比铜钱大一点的金属圆垫片,用笔描了,将呢子布剪成圆片,上下各两片用腊线顺着铜钱边缝起来,整齐的针脚,缝好就是一个漂亮的手工艺品;鹅毛管大概需要3CM长度,一头要用剪刀剪成三片,大概半公分左右,将它折成90度,用线缝在底座上,再插上漂亮的芦花鸡毛,一个毽子就大功告成了……
踢键子有踢、端、顶、捺、跳、环、箭几种踢法,还可以组合起来踢,前四种相对简单一些,后三种需要一定的技巧,有的时候,还会用硬纸板来辅助玩一些游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