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国古典小说的数量不算少,但也确实不算多,流传于世的要么是王侯将相的攻伐兴替,要么是才子佳人的窃玉偷香,再不然就是野史演义,很少有能登得上大雅之堂的佳作,比如以各种形式流传民间的《九尾龟》、《株林野史》、《肉蒲团》、《品花录》、《玉蟾记》等等淫书。《金瓶梅》因为书中大量低俗的市井生活和较为露骨的性爱描写,本身也是一部被诟病较多的书,经常被学者列入淫书一类,但又因为书中大量真实的记录了当时的民俗、民风,且人物出彩、情节耐得住推敲、立意深刻等原因又经常被学者推崇备至,尤其是在红学大行其道之后,很多学者发现《红楼梦》甚至有模仿《金瓶梅》的痕迹,于是这部书的地位开始越来越高,而其现实意义也在不断被挖掘和呈现。
比如,2007年有人专门出了一本书叫《金瓶梅饮食谱》,在这本书中还原出了《金瓶梅》里面的菜品五十余道:一根柴火烧猪头、胶汁冷凝水晶蹄、菜点合璧馄炖鸡、辽东金虾王瓜拌、炮炒腰子剞花刀、白煮寸扎骑马肠……
这当中有的是西门庆自家做的,有的则是山东地方特色。这些食物单看名目就已经能够想象出俱佳的色香味,再配以书中家长里短、活色生香、人情世故地情节铺陈,那可真是能让稍微有点想象力的人把书都恨不得吃下肚里去的。
此外,这些菜品的名目大都是书中原文略作改动、掐头去尾、相互组合来的,所以我们能很清楚地猜测到这些菜品的制作过程,煎、炒、烹、炸不一而足,今天仍然在照单操作。无论自己在家做还是外出到各类型餐馆就经常就能吃得到。
还有在《金瓶梅》中提到的许多糕点、小吃也非常多,比如:果馅椒盐金饼、蒸酥果馅饼儿、梅桂菊花饼儿、黄韭乳饼、春不老蒸乳饼、裂破头高装肉包子、玉米面鹅油蒸饼儿、酥油松饼、酥油泡螺儿、果馅团圆饼、衣梅、玫瑰八仙糕……
仔细看看会发现这些糕点和我们今天的面点已无二致,相反很多书中提到的糕点今天反而没听过、没见过。这是因为在随后的明清朝代更迭、中国近现代的动荡期间因为战乱、灾荒、人祸等诸多原因失传了。还好,在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诗人袁枚写了一部《随园食单》,这是一部到今天都很重要的烹饪学著作,其中记述了袁枚四十年老饕生涯中三百多种菜肴饭点的食材和烹制工艺。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袁枚几乎把每款食物的来历、出处都备细列明,这才让很多散失民间乃至失传已久的佳肴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生活中。
《金瓶梅》中的“吃”相比《水浒传》要复杂得多,《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距今六百多年,作者施耐庵虽然也是当世名流,曾经做官县官,还被张士诚征招过,但时值天下疲敝、战乱四起,随后又经历了万民凋敝、百废待兴,估计他自己也没什么丰富的食物可以享用,能比没被饿死、勉强吃糠咽菜的老百姓强些罢了。
而《金瓶梅》成书于明朝“隆万中兴”时期,比《水浒传》晚了将近二百年。两相比较,后者的成书时代社会已经稳定发展一百多年,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特别是在经历了张居正的改革措施之后,整个大明王朝确实是有点“中兴”的意思的。全国百姓虽到不得“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程度,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至少还是可以达到的。
因此,作者兰陵笑笑生究竟是谁虽然早已成了一桩迷案,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嫌疑的王世贞、徐渭等人反正俱是当世名流,他们之中任何一个人只要有能力在那个时代体验到各色美食,再加上不俗的见识、非凡的文采将那些美食用笔墨流于后世就足够了。因为经由他们,后世之人才可以将早已尘封于历史中的美食重新呈现出来,再一代代传承发展下去,然后还原到今天我们的餐桌上。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补充。时值地理大发现的红利期,美洲高产农作物大量进入市场并在欧亚大陆广泛引种,像玉米、辣椒、番茄、土豆、南瓜、向日葵等大都在明朝嘉靖年间就已经陆续进入中国。这些作物到现在也还是现代餐饮必不可少的食材,《金瓶梅》中所记述的那些美食就在大量使用这些食材,这也是这部书从味蕾上最能引起我们共鸣的原因所在。
网友评论